俄羅斯正處於十字路口

分享
2

約翰懷特表示,在普丁的領導下,莫斯科的軍事行動重點是避免局勢升級。但烏克蘭深入俄羅斯領土的無人機攻擊,無疑是對俄羅斯發出的挑戰。

俄羅斯總統普丁上個月在莫斯科參加會議。 (克里姆林宮)

By 約翰懷特
財團新聞特刊

R在核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逼近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丁現在發現自己正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需要思考如何管理俄羅斯。

烏克蘭對俄羅斯遠程戰略轟炸機的大膽襲擊取得了毀滅性的成功,標誌著這場沒有結束跡象的衝突出現了重大轉折點。

但我們不應忽視一個顯著的事實:俄羅斯並未與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發生衝突。相反,這是一場俄羅斯聯邦與北約之間的衝突,烏克蘭是北約的代理人。而北約正在利用普丁的謹慎。

任何一場重要的衝突都不是靠半途而廢取勝的。威廉·謝爾曼將軍的「向大海進軍」對邦聯的瓦解作用,可以說比亞伯拉罕·林肯總統著名的《解放奴隸宣言》更大。 1945年25月盟軍對德勒斯登的轟炸,以及1945年1968月XNUMX日蘇軍抵達柏林郊區,對擊敗德軍後方的貢獻,比九天後希特勒的自殺更大。越南人贏得民族解放,靠的是XNUMX年那場全力以赴、具有像徵意義的春節攻勢,而非此後所有的外交手段。

在普丁的指揮下,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始終將避免局勢升級作為優先事項。然而,這種姿態引發了局勢升級,最近的重大轉折就是明證。

烏克蘭安全局(SBU)局長瓦西里·馬柳克(Vasyl Malyuk)正在查看俄羅斯軍用機場的衛星圖像,這些機場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奧列尼亞(Olenya)、伊万諾沃北(Ivanovo Severny)、烏克蘭卡(Ukrainka)、別拉亞(Belaya)和佳吉列沃(Dyagilevo),以及戰略轟炸機圖-95MS(左)和圖-22M3(右)的照片。 (Ssu.gov.ua/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 4.0)

俄羅斯一直在外交上而非軍事上與西方交戰,而澤連斯基領導下的烏克蘭則以北約戰略目標的名義而不是烏克蘭和人民的利益與俄羅斯發生衝突。

俄羅斯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它是謹慎地繼續戰爭,避免與北約發生衝突,同時鼓勵其持續挑釁,還是採取已故俄羅斯瓦格納集團領導人葉夫根尼·普里戈津的強硬路線,後者直言不諱,曾多次呼籲全國動員,以迅速取得勝利,而勝利的前提是俄羅斯擁有遠超其優勢的工業潛力。

烏克蘭 1 月 XNUMX 日對俄羅斯機場發動無人機攻擊。 (Ssu.gov.ua / 維基共享資源 / CC BY 4.0)

普丁是一位精明的領導人。鑑於他在克里姆林宮長期執政的經歷,即使是他在西方權力走廊的對手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正是他把俄羅斯從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陷入的自由市場深淵中拉了出來。

普丁的俄羅斯重建 

在此過程中,普丁成功地恢復了國家對新興的俄羅斯經濟寡頭政權的主導地位——由於自身的貪婪和腐敗,這個政權樂於讓俄羅斯廣大人民陷入貧困和絕望的境地。

這位俄羅斯領導人隨後著手重建那些被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宗教所摧毀的國家機構,結果,一個新國家緩慢而堅定地從舊國家的廢墟中崛起。俄羅斯重新獲得了對新身分的自豪感,欣然接受蘇聯在二戰中擊敗納粹德國所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也尊重布爾什維克前俄羅斯東正教作為精神穩定和社會凝聚力支柱的地位。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這就是為什麼普丁被譽為歷史上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羅斯福是美國總統,同樣在1930世紀XNUMX年代大蕭條達到可怕和破壞性的頂峰時,將他的國家從深淵中拯救出來,然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了美國的大部分戰爭努力。 

但普丁似乎誤判了西方在地緣政治格局迅速變化時期的決心。普丁的邏輯是避免與西方列強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然而,這些列強已經深度介入了基輔戰爭的武器裝備、訓練和指揮。

2024 年 XNUMX 月,澤連斯基在基輔會見前北約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烏克蘭總統/Flickr)

那麼現在在哪裡?現在怎麼樣?

烏克蘭對俄羅斯領土縱深發動的毀滅性無人機攻擊,無疑是嚴峻的考驗。在普丁的領導下,俄羅斯能否堅持到最後取得絕對勝利?又或者,澤連斯基領導下的烏克蘭只是改變了局勢,向西方證明了他是一位值得繼續支持、不惜一切代價取得勝利的領導人?

今年3月,唐納德·川普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對烏克蘭領導人的嚴厲斥責,其動機和動機是認為烏克蘭的戰爭努力正在動搖。在這種背景下,澤連斯基顯得孤立無援、無所適從且軟弱無力。

嗯,現在不再是這樣了。

就在我寫下這些文字之際,有關俄羅斯對烏克蘭各地目標發動猛烈空襲和飛彈襲擊的報道層出不窮。我腦海中浮現出法國革命思想家和煽動家路易·安托萬·德·聖茹斯特的名言:“半途而廢的革命只會自掘墳墓。” 如果用“戰爭”一詞來代替“革命”,那麼普京和克里姆林宮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但是,在與北約全面開戰並面臨潛在可怕後果之前,俄羅斯還能走多遠呢?

要警惕小國,因為縱觀歷史,正是它們將世界拖入了重大衝突。從這個角度來看,澤連斯基知道烏克蘭不可能永遠對抗俄羅斯的優勢人力和人口。他知道,要最終在這場衝突中取得任何成果,就必須儘早將西方拖入與莫斯科的直接衝突。

第三次世界大戰是他通往勝利的唯一道路。而對我們其他人來說,就是通往地獄之路。

約翰懷特,作者 加薩哭泣, 2021年,他撰寫政治、文化、體育等各種主題的文章。請考慮捐款,以支持他的工作。您可以這樣做 點擊這裡。你也可以拿一本他的書, 這款拳擊遊戲:美麗的殘酷之旅,來自所有主要書商,以及他的小說 加薩:這片流血的土地 來自相同。請考慮拿出一個 在他的 Medium 網站訂閱.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作者的觀點 財團新聞。

如有需求,歡迎 捐款

彈簧 基金 駕駛!

19 條評論“俄羅斯正處於十字路口

  1. 特德
    六月5,2025 17處:58

    西方社會普遍存在一個誤解,認為布爾什維克是反宗教的。事實上,鑑於教會是俄國農民的主要地主和壓迫者,布爾什維克和憤怒的農民對待教會如同對待俄國貴族一樣。而且,殺害神職人員的並非有組織的布爾什維克,而是「憤怒的」農民。
    共產主義本身就是一種宗教,它包含完整的社會行為,以及一種共產主義末世論,認為共產主義是「國家消亡」的終極狀態。這種教條的大部分內容與東正教並無任何矛盾。蘇聯解體後,共產主義不再佔據主導地位,也不再引人注目,這無疑是一場精神上的震撼。
    因此,我們看到東正教的迅速崛起。它從未消失,並填補了當時的真空。

  2. 維拉戈特利布
    六月4,2025 11處:59

    我欽佩普丁和俄羅斯的耐心。還要多久?戰爭販子想要戰爭-我們其他人不想!而且,在最終爆發之前,這一切還要「惡化」多久?

  3. 史蒂夫
    六月4,2025 11處:25

    儘管俄羅斯邊防部隊搞砸了,軍方也因此而沾沾自喜,但我認為不應過度誇大這次攻擊。
    絞肉機行動取得了顯著成功,儘管需要嚴厲的報復並吸取教訓,但我認為俄羅斯不必過度恐慌。
    一旦和平談判破裂(這必然會發生),俄羅斯應該考慮佔領敖德薩,將烏克蘭與黑海隔絕開來。這種切斷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可能帶來致命打擊,從而加速戰爭的結束。

  4. 理查德·辛普森
    六月4,2025 10處:04

    英國人吹噓他們的成功,這說明即使烏克蘭軍隊被徹底摧毀,進攻仍會繼續。英國、德國和美國將與俄羅斯戰鬥到最後一名烏克蘭人,甚至更多。

  5. 彼得·勒布
    六月4,2025 10處:03

    將烏克蘭衝突個人化並聚焦於弗拉基米爾·普丁是很容易的(也是錯誤的),但這種分析,
    在西方如此普遍,否認了追溯到「橙色革命」的記錄歷史,
    「邁丹革命」、時任大使威廉·伯恩斯的備忘錄「不就是不」以及
    確實,1960世紀1960年代發生的事件和克林頓政府在XNUMX年代的行動。它未能
    承認極右翼團體的暴力行為,謀殺14-15名俄羅斯族人
    以及美國私人和公共部門的參與和資助。

  6. 強尼45
    六月4,2025 07處:02

    此次無人機襲擊所代表的升級程度尚有待考慮。它或許會強化人們的認知,即烏克蘭軍隊有能力在維持防線的同時發動進攻,因此運作良好。又或許,轟炸潛在的核子貨物可以解讀為烏克蘭軍火庫中僅存的一張王牌,是瀕臨崩潰的烏克蘭軍隊孤注一擲的舉措。這次襲擊清楚地表明了烏克蘭及其盟友願意接受核交火。說這是魯莽和自殺式的,也絲毫不為過。我們只能希望俄羅斯能夠保持戰略耐心,並採取措施確保所有核生化設施的安全(這對世界​​有利)。可以想像,這次攻擊將增強俄羅斯及其盟友的決心,並向世界其他國家展現出對敵對勢力性質的清晰判斷,以及隨著事態發展,他們可能需要與哪一方結盟。

  7. 意志
    六月4,2025 01處:44

    俄羅斯的任何明顯報復都會被西方抓住,成為進一步升級局勢的藉口,但俄羅斯打的是一場持久戰,西方無法理解,而且俄羅斯無疑已經為這種挑釁事件做好了準備,並製定了應對方案。

    鑑於俄羅斯擁有兩支約有 250,000 萬名士兵的預備隊,隨時可以部署,在我看來,俄羅斯現在將把他們投入戰場,並大大加快部署速度,同時加大對指揮和控制中心以及一些高層領導的斬首行動。

    目前,我認為他們不會直接攻擊澤連斯基,而是會瞄準他的親信,削弱他的領導能力。任何針對他的直接攻擊幾乎肯定會引發西方進一步升級的局勢,並為他們提供想要的藉口。

    西方顯然迫切希望局勢繼續升級,但不能公開且明顯地這樣做——除非得到藉口。普丁的策略之一就是拒絕他們的藉口,我預期他的策略不會改變,因為他非常清楚,局勢很快就會演變成一場核戰。

    莫斯科的頭腦比華盛頓、倫敦或柏林其他地方冷靜得多,也只有他們才能阻止我們進行核交火。西方很少有人真正理解這有多麼危險,以及俄羅斯在應對時必須多麼謹慎。在內部,普丁現在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他直接打擊西方,但在我看來,這無異於自殺,我認為他會抵制這種做法。

  8. 卡羅琳/曲奇餅在西部
    六月3,2025 18處:33

    謝謝你,約翰,真可悲,在美國沒有抗議或呼聲,……你寫的這種可怕的情況甚至在所謂的進步人士中也沒有引起注意……一場又一場無休止的、看不見的可怕戰爭“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吸取教訓”向你致以感謝。

  9. 路易斯·加格農
    六月3,2025 17處:39

    讓我們直奔主題。這是一場俄羅斯與法西斯主義之間的戰爭。北約是一個旨在二戰後扶植法西斯主義的法西斯組織。二戰似乎從未真正結束。西方一直希望納粹能打敗蘇聯(俄羅斯)。因此,在紅軍摧毀蘇聯後,冷戰便愈演愈烈。

    西方銀行家對俄羅斯的豐富資源垂涎三尺,為了攫取這些資源,他們會把我們推向核毀滅的邊緣。這是西方帝國主義與國家主權理念的對抗。廢除北約。廢除帝國主義。廢除法西斯主義。讓世界和平共處。

    • 里瓦恩汀
      六月5,2025 09處:14

      顯然,德國失敗了,但納粹並沒有失敗。

  10. 六月3,2025 17處:25

    我從來不喜歡鼓吹更多戰爭或暴力,但在北約利用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動代理人戰爭三年半之後,俄羅斯似乎別無選擇,只能轟炸基輔,剷除烏克蘭領導層,以軍事手段結束衝突。西方/美國的背信棄義、墮落和貪婪無止境。美國不值得信任。追溯到美國建國之初,甚至在它建國之前,它就從來就不是一個誠實行事的國家。內茲珀斯人和拉科塔人,舉幾個無數例子,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伊朗也是一個當代的例子,它已經認識到美國的言論甚至其條約都毫無價值。俄羅斯明智地背棄了西方,轉向中國和全球多數國家。如今,在北約和美國利用烏克蘭攻擊其核威懾力量之後,俄羅斯需要結束烏克蘭的代理人戰爭,徹底拋棄西方,與中國攜手,透過金磚國家,走向一個新的多極世界。這也許是整個人類未來的唯一希望。

  11. GCW919
    六月3,2025 17處:04

    華盛頓那些一直牽著澤連斯基鼻子走的好戰分子現在或許做得太過了。退休中校拉里·威爾克森指出,他在國防部的親信表示,美國顯然是這些襲擊俄羅斯核戰機的幕後推手,而普丁可能認為這已經越過了最終的紅線。他也指出,俄羅斯擁有的核武數量比任何國家都多。簡直難以理解竟然有人認為核戰能夠取勝,但顯然這些所謂的「鷹派」就這麼認為。如果這種魯莽行為沒有在我們面前自食其果,那我們真是走運了。

  12. 邁克爾哈克尼斯
    六月3,2025 16處:21

    如果俄羅斯透過屠殺數百萬人並徹底摧毀烏克蘭來贏得與烏克蘭的戰爭,它將面臨控制怨恨和敵對的民眾以及重建一個大國的難題。因此,俄羅斯的謹慎或許是意識到這場勝利可能得不償失。推遲決議會增加北約介入的可能性,因此這也不是最佳選擇。某種決定性的斬首行動,以對抗烏克蘭最近大膽的襲擊?這只是猜測,顯然沒有定論。

  13. 熊蜂
    六月3,2025 16處:11

    這篇文章順應了西方媒體的炒作,例如“對俄羅斯造成毀滅性打擊”,並假裝整個行動是由“烏克蘭”實施的。
    是的,他們確實進行了行動,但英國媒體立即吹噓並提供照片(無論是真的還是假的)的方式向你展示了幕後黑手是誰。
    而且,根據條約,這些可攜帶核彈頭的飛機顯然必須被放置在露天,以便衛星可以偵測到它們。各方都在互相監視。
    而‘西方’正忙著武裝自己以對抗俄羅斯…
    是的,他們說了很多,但沒有錢,也沒有即時的工業能力,也沒有人民對戰爭的胃口。
    在發生類似無人機攻擊這樣的重大事件後,每個人都應該深呼吸,讓一些事實沉澱下來,然後再發表重大聲明。

    • 馬丁
      六月5,2025 17處:17

      上圖中的圖像確實是「衛星圖像」。據我所知,烏克蘭沒有衛星。儘管川普和盧比歐一再保證他們不知道(在我看來這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俄羅斯人必須意識到,他們非常想成為其中一部分的西方體係是不可持續的,並且是對世界的主要威脅。有些領導人和派係可能偶爾會有良好的意圖,但好戰的競爭傾向總是會佔上風。俄羅斯必須向其民眾(以及全球南方的民眾)解釋局勢,並請求授權「首先使用」。可惜,普丁先生不得不收回他上述關於「胡說八道」和「垃圾」的評論。西方人(不是政客和「企業家」)可能會同意,但他們所處的系統卻不同意。最好的情況是重返冷戰(包括鐵幕),這是西方所希望的(西方的每一個行動似乎都是為了西方利益的雙贏:俄羅斯崩潰或我們重返冷戰,這對體係有利)。俄羅斯及其盟友必須開始著手不可能的事情:制定一場可贏的核對抗計劃(西方顯然在五角大樓和智庫的地下墓穴中隱藏了這些生物),這可能涉及先發製人打擊(最好是在全球人口的支持下)。

  14. 里克·博特格
    六月3,2025 15處:29

    這篇引人注目的專欄文章首次承認了普丁在拯救俄羅斯免於 1990 世紀 1991 年代自由市場過度膨脹的過程中所發揮的羅斯福級別的作用(作為 XNUMX 年第一位教授商業課程的富布賴特教授,我親眼目睹了這一點)。

    但我想挑戰一下:“俄羅斯並沒有與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發生衝突。相反,這是一場俄羅斯聯邦與北約之間的衝突,烏克蘭是北約的代理人。而北約正在利用普丁的謹慎。”
    儘管北約和拜登在入侵前阻止了澤林斯基的談判,並要求開戰,但真正驅使俄羅斯的卻是烏克蘭,而非北約的行動。正是烏克蘭,而非俄羅斯,透過組成亞速旅,不斷對頓巴斯的許多俄羅斯人發動攻擊,違反了《明斯克協議》。俄羅斯最擔心的是北約在烏克蘭的集結和大規模軍事演習,而不是波蘭和歐洲其他地區。

  15. 六月3,2025 15處:21

    謝謝約翰

  16. 六月3,2025 15處:21

    幾個世紀以來,俄羅斯的西部邊界一直是第聶伯河。回到這條邊界會緩和目前的戰爭,不是嗎?

  17. 卡羅琳·扎倫巴
    六月3,2025 15處:12

    與謹慎的俄羅斯相比,北約和美國就像野獸。但在此之後,當奧列什尼克飛來時,情況可能就變成了FAFO。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