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弗瑞‧薩克斯:新國際秩序的誕​​生

分享
3

當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影響力相匹配時,多極世界將會誕生。

聯合國大道 位於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萬國宮前。 ((圖片來源:湯姆·佩奇/維基共享資源)

By 杰弗裡·薩克斯(Jeffrey D.Sachs)
其他新聞

W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哲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作為法西斯意大利的政治犯在牢房裡寫下了著名言論:“危機恰恰在於舊事物正在消亡,而新事物尚未誕生;在這種空白期,各種病態症狀浮現。” 

一個世紀之後,我們又進入了另一個空位期,病態症狀隨處可見。美國主導的秩序已經結束,但多極世界尚未誕生。當務之急是建立一個能夠維護和平與永續發展的新多邊秩序。    

我們正處於人類歷史長河的盡頭,這條長河始於500多年前克里斯多福哥倫布和瓦斯科達伽馬的航行。這些航行開啟了歐洲長達四個多世紀的帝國主義,從拿破崙戰爭結束(1815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 年),英國的全球統治地位達到高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宣稱自己是世界新霸主。在這段漫長的時期裡,亞洲被邊緣化了。根據廣泛使用的宏觀經濟估計,65 年亞洲的產出佔世界總產出的 1500%,但到 1950 年,這一比例下降到僅 19%(而當時世界人口占 5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80年裡,亞洲恢復了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日本在 2 年代和 1950 年代引領了亞洲經濟的快速成長,緊隨其後的是 1960 年代和 1960 年代開始的「亞洲四小龍」(香港、新加坡、台灣和韓國),然後是 1970 年左右開始的中國,以及 1980 年左右開始的印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截至目前,亞洲約佔世界經濟的50%。 

當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影響力相匹配時,多極世界將會誕生。由於美國和歐洲仍堅持國際機構中過時的特權和過時的思維模式,地緣政治的這種必要轉變被推遲。 

時至今日,美國仍在霸凌加拿大、格陵蘭、巴拿馬等西半球國家,並以公然違反國際規則的單邊關稅和製裁威脅世界其他國家。 

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需要團結起來,發出集體聲音,在聯合國投票,建立一個新的、公平的國際體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是需要改革的關鍵機構,因為它根據《聯合國憲章》負有維護和平的獨特責任。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P5)——英國、中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反映的是1945年的世界格局,而不是2025年的世界格局。拉丁美洲和非洲沒有常任理事國席位,亞洲只佔有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的一個席位,儘管亞洲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近60%。 

多年來,聯合國安理會曾提出許多新常任理事國,但現有的五常仍牢牢掌握其特殊地位。   

聯合國安理會的適當改組在未來幾年內將難以實現。然而,有一項關鍵的改變是可以立即實現的,而且將造福整個世界。 

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印度都無可爭議地有資格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鑑於印度在全球外交上的傑出表現,其加入聯合國安理會也將為世界和平與正義發出重要聲音。  

從各方面來看,印度都是一個大國。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已於 2024 年超過中國。以國際價格(購買力平價)計算,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經濟規模達 3.5 兆美元,僅次於中國(40 兆美元)和美國(30 兆美元),領先其他所有國家。 

印度是全球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年增率約6%。到本世紀中葉,印度的 GDP(購買力平價)很可能會超過美國。印度是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一個數位技術創新者、一個擁有領先太空計畫的國家。 

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候選國中,沒有其他國家的資格能與印度相比。    

印度的外交影響力也是如此。印度在 20 年 G2023 峰會上展現了卓越的領導力,展現了其嫻熟的外交技巧。儘管 20 年俄羅斯與北約國家之間存在嚴重分歧,但印度仍然巧妙地組織了 G2024 峰會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印度不僅達成了G20共識;它創造了歷史,歡迎非洲聯盟成為二十國集團的新常任理事國。

中國一直拖延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並捍衛其作為五常中唯一亞洲大國的獨特地位。然而,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將有利於並增強中國的重要國家利益。 

尤其考慮到美國正透過關稅和製裁進行最後的惡毒努力,以阻止中國來之不易的經濟繁榮和技術實力的崛起。  

透過支持印度進入聯合國安理會,中國將明確確立地緣政治正在重塑,以反映真正的多極世界。中國不僅將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創造一個亞洲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還將在克服美國和歐洲對地緣政治變革的抵制方面贏得一個至關重要的合作夥伴。 

如果中國要求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俄羅斯會立即表示贊同,而美國、英國和法國也會投票支持印度。    

美國近幾週的地緣政治暴怒——放棄應對氣候變遷、攻擊永續發展目標、違反世貿組織核心規則徵收單邊關稅——反映了垂死的舊秩序的真正「病態症狀」。 現在是時候為真正的多極和公正的國際秩序讓路了。  

傑弗瑞‧薩克斯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兼永續發展中心主任,並於2002年至2016年擔任該校地球研究所所長。他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路主席和聯合國寬頻發展委員會委員。他曾擔任三任聯合國秘書長的顧問,目前擔任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手下的永續發展目標倡導者。薩克斯最近出版了 一種新的外交政策:超越美國的例外主義 (2020)。其他書籍包括: 建設新的美國經濟:智能、公平和可持續 (2017)和 可持續發展時代 (2015)與潘基文。

這篇文章來自 其他新聞。

7 條評論“傑弗瑞‧薩克斯:新國際秩序的誕​​生

  1. 莫諾一布羅卡
    四月15,2025 10處:22

    另一個問題是安理會各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美國濫用職權。
    為什麼不建議一個新的角色:如果兩個常任理事國都拒絕一項決議,該決議就會被否決?至少需要一個盟友來阻止一項決定。這將是邁向民主的第一步…

  2. 邁克爾哈克尼斯
    四月15,2025 09處:03

    也許中國擔心印度的地緣政治立場與西方帝國主義的掠奪性國家一致。如果印度與全球南方結盟,那麼中國或許會支持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次。

  3. 四月14,2025 17處:33

    我同意薩克斯教授的觀點,我認為,幫助美國公民擺脫殘酷寡頭政治控制的一個有效方法是,每個國家的每個社區都創建避難所,以了解 17 年的 2030 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並能夠獲得成為推進@SDG2030 行動小組一部分所需的技術知識。最好的實作方法是參與@EDXOnline 的編程

  4. 德魯·漢金斯
    四月14,2025 17處:16

    在西方帝國主義入侵並剝削中國人民之前的許多世紀裡,中國是一個非常繁榮的古代文明,可以說是全球領導者(閱讀布羅代爾的《文明史》)。我們今天看到的是,中國正在重新崛起,成為世界矚目的強國。這是不可逆轉的,世界多極化是必然。

    就關稅而言,對關稅進行全面指控是錯誤的。我們看到一種錯誤的二分法正在出現,即與中國脫鉤,以便我們的統治階級批准並對北京發動一場可能瘋狂的熱戰,被視為解決美國心臟地帶去工業化問題的一種方法。事實並非如此。

    世界各國都使用關稅,如果沒有關稅,美國在 19 世紀就不可能工業化。相對較新的是,歐巴馬和桑德斯都支持有針對性的關稅,許多工會部門和民主黨的很大一部分人也支持這一觀點。如果人們還記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辯論的話。 1992 年,人們會意識到,許多著名學者都提出了反對不受約束的自由貿易的深思熟慮的論點。

    重要的是要明白,我們確實可以保護美國工人和美國製造業(利用一些有針對性的關稅),而無需與中國脫鉤並與北京陷入極其危險的新冷戰。與中國人民建立友好而互相尊重的關係對於美國工人和世界和平至關重要。

  5. 四月14,2025 15處:45

    具體提案;很好,這可能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我擔心的是,最重要的問題被簡單地登記為“可持續發展”,但從這個形式來看,這本身甚至不是正確的問題。重新調整國際秩序是不夠的,因為它意味著改變一些地緣政治和經濟關係,同時保持對基本生物物理系統的破壞。如果需要幾十年的時間去重新平衡國際關係,擺脫單純的經濟和軍事力量,那麼浪費的時間可能會導致環境和社會的惡化,以致於任何重新平衡都不可能實現。

    正如薩克斯所言,這是一個可能發生不尋常變化的時刻,但在一個根據許多最了解情況的人的判斷,面臨多重生存危險的世界裡,狹隘的變革方式是不夠的。 “建立一個新的地緣政治世界”,讓其按照“舊的地緣政治世界”來運作——這是人類長期以來的習慣——這一次不會奏效。

    • 四月14,2025 17處:38

      舊的自上而下的模式依賴於將民主權力委託給頂層的權力集團。如果基層社群組織起來控制@SDGaction 進程,並與所有國家的公民聯盟團結發展,這種舊模式是否仍然有效?

  6. 經理
    四月14,2025 12處:57

    一如既往的富有洞察力和人文精神;將人視為目的,而不僅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康德)。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