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法國應放棄聯合國常任席位

維傑·普拉沙德 (Vijay Prashad) 挑戰兩個古老殖民國家主宰當今地緣政治的權利。

帕梅拉·辛格,印度,“藏寶圖 006”,2014-15。

By 維杰·普拉莎(Vijay Prashad)
三洲:社會研究所

A在 15 月舉行的第 XNUMX 次峰會上,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集團通過了《約翰內斯堡第二宣言》,其中除其他事項外, 已籌集金額 改革聯合國特別是安理會的問題。 

為了使聯合國安理會(UNSC)“更加民主、更具代表性、更加有效和高效,並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金磚國家敦促擴大安理會成員,將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納入其中。 

宣言特別指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擴大,巴西、印度和南非這三個國家應該被納入其中。

至少在過去 20 年裡,這三個國家(都是金磚國家創始成員國)一直尋求以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身分加入聯合國安理會。

幾十年來,他們的願望一直受挫,促使他們首先在 2003 年創建 IBSA(印度-巴西-南非)集團,然後在 2009 年創建金磚國家集團。

安理會的組成以及哪些國家作為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問題一直是聯合國成立以來的核心問題。 

1944 年,在華盛頓特區的敦巴頓橡樹園,主要盟國(英國、中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美國)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塑造聯合國及其主要機構。這些國家——也被稱為「四大」——決定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常任理事國席位,並經過深思熟慮,同意它們有權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定行使否決權。 

儘管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並不熱衷於將法國納入其行列,因為法國政府在1940年至1944年期間與納粹勾結,但美國堅持讓法國加入該組織,該組織後來被稱為「大納粹」。五。” 

聯合國憲章1945 年在舊金山簽署,第 23 條規定,安理會將由這五個常任理事國(也稱為「五常」)以及其他六個由聯合國大會選舉產生的非常任理事國組成。任期兩年。

杜米爾‧費尼 (Dumile Feni),南非,《人物研究》,1970 年。

2005 年 4 月,被稱為 GXNUMX(巴西、德國、日本和印度)的一群國家提出了 解析度 聯合國大會提出了改革聯合國安理會的問題。 

巴西駐聯合國大使羅納多·莫塔·薩登貝格, 告訴 大會認為 

「聯合國成立以來累積的經驗表明,1945 年的權力現實早已被取代。當時建立的安全結構現在顯然已經過時了」。 

G4提議將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從25個擴大到15個,並增加XNUMX個常任理事國和XNUMX個非常任理事國。 

在辯論中發言的大多數成員都指出,非洲或拉丁美洲國家沒有一個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常任理事國席位,這在今天仍然如此。解決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世界公平的重大舉措。 

為了做出這項改變,《聯合國憲章》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大會成員的批准並得到其立法機構的批准——這一過程以前只發生過一次,即1965年,當時安理會成員從15個擴大到11個。 

捐款 CN的 下降 基金 雲端硬碟

2005 年的決議沒有付諸表決,儘管通過了一項決議,但此後一直被擱置。 解析度 2009 年,關於「安全理事會公平代表性和成員數目增加問題及相關事項」。儘管如此,這些努力開啟了持續至今的長期對話。

四國集團國家的提案未能獲得足夠的支持,因為聯合國安理會現任常任理事國(英國、中國、俄羅斯、美國和法國)無法就其盟友中的誰應獲得這些席位達成一致。 

即使在 2005 年,五常國家之間也出現了分歧,美國及其七國集團盟友(英國和法國)作為一個集團對抗中國和俄羅斯。 

美國一直願意擴大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但前提是這意味著引入更多的親密盟友(德國和日本),這將使聯合國安理會實際上繼續由七國集團七個成員國中的五個成員國主導。 。這當然是中國和俄羅斯都無法接受的。

如今,在聯合國全面改革問題愈演愈烈之際,美國政府再次試圖拉攏這個問題, 調用 擴大聯合國安理會的規模,以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的影響力。 

美國總統拜登的高級官員公開表示,他們贊成引入盟友,以扭轉聯合國安理會辯論和討論的平衡。 

這種對聯合國改革的態度並沒有解決全球南方提出的國際民主和公平地域代表性的根本問題,特別是增加非洲和拉丁美洲常任理事國的呼籲。

奧馬爾·巴,塞內加爾,《Promenade masquée 2》或《Masked Walk 2》,2016 年。

2005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寫了一篇 report,在《更大的自由》中,他呼籲將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從 24 個擴大到 15 個。 

他說,這種擴張必須在區域基礎上進行,而不是沿著歷史權力軸分配常任理事國席位(就像五巨頭那樣)。 

安南提出的模式之一是為非洲提供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為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提供兩個常任理事國席位,為歐洲提供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為美洲提供一個常任理事國席位。這種分配將更接近代表全球人口的區域分佈,聯合國安理會的重心將移向人口較多的非洲(人口1.4億)和亞洲(人口4.7億)大陸,遠離歐洲(742億)和美洲(1億)。

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兩個常任理事國英國和法國目前的人口分別為67萬和64萬。令人費解的是,這兩個歐洲國家——它們都不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從經濟角度來說是德國)——儘管在世界上的地位急劇下降,卻保留了否決權。 

最近 挫折 為了法國在非洲的殖民野心,以及法國的 無力 領導歐洲的烏克蘭和平議程,顯示這個歐洲國家在世界事務中變得越來越無關緊要。

同樣,脫歐後英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下降 失敗 為全球化的英國提供願景表明,儘管首相里希·蘇納克 憤怒 在使用這個詞時,將其視為一個自我意識膨脹的“中等規模國家”是正確的。

英國和法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說明了安理會架構的不合時宜,因為在為世界安全與發展提供領導力方面,兩國都沒有激發信心。

Nicolas Moufarrege,埃及和黎巴嫩,“第五天”,1980 年。

「現在是一個無辜的謊言,」薩米赫·卡西姆(Samih al-Qasim,1939-2014)在《天啟之後》這首詩中寫道。 「要看到未來,你必須參考過去,」他想到他的祖國巴勒斯坦及其被以色列佔領時說道。 

殖民地的過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現在。殖民者的權力仍然完好無損,法蘭西銀行和英格蘭銀行仍然是從殖民地竊取的財富的寶庫。 

是什麼讓英國和法國這些老牌殖民國家得以繼續保持當今的霸主地位,即使他們這一地位的基礎早已受到侵蝕?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國家除了是核武國家外,也是世界主要核武國家之一) 武器出口商.)這些和其他殖民國家過去奪取的權力仍然是滿足當前需求的障礙。

美國已經失去了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地位,它尋求保持繼承的優勢(例如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擁有親密盟友),並在戰爭上花費巨額資金(這一點可以從以下事實證明):例如,它佔全球軍備開支的一半)。 

美國並沒有讓聯合國變得更加民主和強大,而是繼續試圖透過控制其論壇或隨時違反其憲章來削弱這個全球機構。 

在剛結束的第78屆聯合國大會上,拜登 強調「主權、領土完整和人權」的重要性——美國透過戰爭、制裁和關塔那摩灣監獄經常侵犯這三項權利。由於缺乏道德權威,美國利用其力量阻止聯合國等機構的民主進程。

迄今為止,來自政治光譜各派的許多提案都呼籲擴大聯合國安理會的規模,這需要聯合國大會和成員國立法機構的投票。如果兩個成員退出馬蹄形談判桌,將席位讓給在常任理事國中仍然沒有代表的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那麼在安理會中創造公平就會容易得多。

維傑‧普拉沙德 (Vijay Prashad) 是一位印度歷史學家、編輯和記者。 他是 Globetrotter 的撰稿人和首席記者。 他是以下雜誌的編輯 左字書 和主任 三洲:社會研究所。 他是以下機構的高級非常駐研究員 重陽金融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他寫了 20 多本書,包括 黑暗國家 較貧窮的國家.  他的最新書籍是 鬥爭使我們成為人:從社會主義運動中學習 和諾姆·喬姆斯基一起, 撤軍:伊拉克、利比亞、阿富汗和美國實力的脆弱性

這篇文章來自 三大洲:社會研究所。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作者的觀點 財團新聞。

捐款 CN的
下降 
基金 雲端硬碟

 

 

 

13 條評論“英國和法國應放棄聯合國常任席位

  1. 九月29,2023 20處:32

    當半個世界都不屬於聯合國時,你怎麼能被稱為「聯合國」呢?所以,我想這不是“世界聯合國”,只是一些國家決定“聯合起來”反對什麼?我不知道。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不包括在內。怎麼可能還是「聯合國」?猜測美國控制弦。太糟糕了。如果聯合國包括所有國家,而不僅僅是聯合起來對抗某些被認為是敵人的國家,那麼聯合國可以做得更多。在我看來,感知到的敵人並不是敵人。

  2. 風呼喚瑪麗
    九月29,2023 14處:14

    受過訓練的貴賓犬不值得在餐桌上佔有一席之地。目前的體制所做的只是給予洋基三項否決權以供選擇。

    聯合國總是可以選擇民主……你還記得這一點,不是嗎……。一人一票。

    至少,這可能會激勵美國寡頭提高預期壽命並降低兒童死亡率,而不是他們目前的政策。

  3. 維拉戈特利布
    九月29,2023 08處:33

    為什麼美國不也可以???這是一種不同類型的殖民主義,但仍然…我會取消安理會,並讓整個大會來做這項工作。

    • 風呼喚瑪麗
      九月29,2023 14處:16

      我附議該動議。那麼,讓我們進行投票吧。一人一票。好吧,金十億投了反對票,他們以 7 比 1 落敗。

  4. 九月29,2023 08處:19

    我懷疑這些國家能否做到。這裡的問題是,對於一些常任理事國來說,他們只希望讓他們認為能夠使事態平衡向有利於他們的方向傾斜的盟友加入。但是,考慮到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正在變得或將變得越來越不可能。當今世界。世界已經改變,並將繼續改變。因此,對於那些為聯合國安理會改革製造困難的人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認識到事情不再像往常一樣,無論他們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像以前那樣,並且他們接受了並嘗試盡快融入新的現實,否則他們就會失敗。

  5. 赫姆
    九月28,2023 23處:33

    安理會為何要有常任理事國席次?為什麼應該有一個安理會?我需要先確信後者。但即使這樣的結構是必要的,常任理事國席次也是任何國家都不應該擁有的特權。

  6. 吉普賽33
    九月28,2023 21處:07

    儘管中東對世界其他地區非常重要,但我沒有看到作者呼籲派出中東代表。為什麼是這樣?

  7. 九月28,2023 16處:45

    聯合國唯一有意義的改革需要取消安理會,將大會轉變為議會,或許採取的行動需要會員國和民眾的多數票,並選舉一個軟弱的集體執行機構,專門負責實施大會行動,也許與地理組成有關(例如,目前由北約代表的北大西洋;印度;中國;非洲;拉丁美洲;中東;由俄羅斯和非北約前蘇聯共和國組成的集團;以及由非華人亞洲組成)需要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無否決權,但受大會控制。

    • 風呼喚瑪麗
      九月29,2023 14處:23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目前的「納粹聯合」已經達到了其目的,應該會消失。就像之前的國際聯盟。

      這是一個好主意,但儘管埃莉諾和富蘭克林本可以實現它,但杜魯門時期的冷戰戰士卻摧毀了這個夢想。

      1930 年代和 2020 年代的唯一區別在於,1930 年代納粹撤退了,而 2020 年他們只是接管了政權,並使其對他們有利。不管怎樣,本應有助於維護和平的國際論壇變成了無用的垃圾……這當然是各種法西斯分子一直想要的。因為人們在一起工作是他們最不想看到的。他們無法接管這樣的世界,無論我們談論的是‘優等種族’還是‘傑出的人’,他們都無法忍受任何阻礙他們的事情。

  8. 卡利曼
    九月28,2023 15處:46

    理想情況下,法國和英國將退出並由德國取代。然而,不太可能讓這些老殖民主義者退出,因此解決方案需要稀釋:如上所述,將總數擴大到 25 個。增加(至少)印度、巴西、印尼、日本、南非和奈及利亞為常任理事國。此外,否決權規則應改為常任理事國需要兩票才能否決一項議程,而不是一票。

    • Hujjatullah MHBabu Sahib 博士
      九月30,2023 06處:07

      你的建議總體上是合理的,只是必須允許法國保留其安理會席位,而印度在安理會首次亮相雖然完全合理,但必須在克什米爾和巴基斯坦問題上受到壓力,因為印度在這些問題上的記錄坦率地說是令人遺憾的!

  9. 克里斯蒂安·丘巴
    九月28,2023 14處:18

    法國和英國僅比美國多兩票。添加印度並讓歐盟選擇一個(可能是輪換)成員。德國、法國、英國

    • 風呼喚瑪麗
      九月29,2023 14處:41

      這會很有趣,特別是因為英國告訴歐盟不要發出聲音。

      德國和法國競相成為歐洲牛群中的領頭羊。根據他們自己的要求,英國現在再次正式成為西北海岸的海盜國家。所有人當然都要聽從山姆大叔的命令。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