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拒絕基於規則的秩序

分享

巴德拉庫馬爾 (MK Bhadrakumar) 寫道,隨著多極化趨勢讓非洲人勇敢地面對新殖民主義剝削,法國和美國對尼日政變的民眾支持感到措手不及。

一架法國軍用直升機飛越尼日小鎮馬達瑪上空。 (托馬斯·戈伊斯克,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3.0)

By  巴德拉庫瑪爾
印度妙語

T26月XNUMX日西非尼日政變和次日聖彼得堡俄非峰會都是在世界秩序多極化的背景下上演的。看似獨立的事件,但它們捕捉到了 時代精神 我們的變革時代。

首先,從大局來看,俄羅斯於 27 月 28 日至 17 日主辦的非洲峰會對西方構成了巨大挑戰,西方在遊說反對非洲主權國家與俄羅斯領導人會面失敗後,本能地試圖淡化這次會議。 XNUMX個非洲國家派代表團來到聖彼得堡,XNUMX個國家元首親自前往俄羅斯討論政治、人道主義和經濟問題。對於正處於戰爭之中的東道國來說,這是一次非凡的外交成功。

此次峰會本質上是典型的政治事件。其主旨是俄羅斯長期以來對非洲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支持與西方新殖民主義的掠奪本質的並存。這對今天的俄羅斯來說非常有效,因為俄羅斯沒有剝削和掠奪非洲的殖民歷史。

儘管殖民時代的遺骸時不時地從西方的櫃子裡冒出來,可以追溯到無人哀嘆的非洲奴隸貿易,但俄羅斯利用了蘇聯的遺產,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甚至復活了全名帕特里斯·盧蒙巴位於莫斯科的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然而,這並不全然是政治。峰會審議了俄羅斯與非洲的夥伴關係,幫助非洲大陸實現「糧食主權」、糧食協議的替代方案、俄羅斯糧食和化肥的新物流走廊;加強貿易、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和安全合作;非洲有可能加入國際南北運輸走廊;俄羅斯參與非洲基礎設施項目; 俄羅斯-非洲夥伴關係論壇行動計劃 到 2026 年——這些證明了可量化的結果。 

進入尼日。尼日最近的事態發展凸顯了俄羅斯-非洲峰會的主題。俄羅斯對非洲危機的預測是正確的——西方帝國主義的持續蹂躪。從尼日首都尼亞美示威中看到的俄羅斯國旗的報道可以明顯看出這一點。

尼日被驅逐的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  (創作共用)

西非經共體缺乏幹預西方的能力

奪取政權的叛亂分子不失時機地譴責尼日與法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協議,並隨後要求法國在30天內撤軍。法國則「堅定而堅決」地表示支持外國軍事幹預「鎮壓政變企圖」。

法國當局明確表示,他們不打算「應尼日爾合法當局的要求,根據已簽署的協議」撤出在尼日爾的1500人武裝特遣隊。

法國的立場並不令人意外——巴黎不想失去在薩赫爾地區的地位以及廉價的資源來源,尤其是鈾。但法國誤算了,政變並沒有得到尼日爾軍方的支持,也沒有社會基礎,要扭轉政變,只需展示有限的武力,迫使精英總統衛隊開始與尼日爾直接談判。法國。

法國和美國與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共體]協調行動。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最初曾發出一些威脅,但後來逐漸平靜下來。其乾預的最後期限已過。西非經共體根本沒有快速集結部隊和協調敵對行動的機制,而其強國尼日利亞則忙於解決內部安全問題。

 尼日利亞輿論感到謹慎 關於反彈 — 尼日是一個大國,與尼日利亞有 1500 公里長的漏洞百出的邊界。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是,尼日利亞對增加法國在尼日的軍事存在或與法國站在同一邊幾乎不感興趣,這在整個薩赫勒地區極不受歡迎。 

政變的民眾支持讓西方措手不及

最令人驚訝的是,軍事政變享有盛譽。 民眾支持度高漲。在這種情況下,法國軍隊很有可能被迫離開其前殖民地尼日。尼日是新殖民主義剝削的受害者。諷刺的是,法國在打擊恐怖主義的幌子下,無情地開採尼日爾的礦產資源,而恐怖主義是2011年由法國帶頭對利比亞進行的北約幹預行動的溢出效應。 

一位著名的尼日利亞詩人和文學評論家奧桑德爾教授上週寫道:

「探究目前西非軍事政變死灰復燃的原因、過程與症狀。尋找治療這種流行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找到解決政治和社會經濟不公瘟疫的方法,這些不公現像不可避免地會再次發生。請記住利比亞目前殘酷的無政府狀態,以及這個曾經繁榮的國家的不穩定給西非地區帶來的無數影響。”

唯一能夠對尼日爾進行有效軍事幹預的地區國家是阿爾及利亞。但阿爾及利亞既沒有在區域範圍內進行此類行動的經驗,也無意背離其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一貫政策。

阿爾及利亞警告不要對尼日爾進行任何外部軍事幹預。 「炫耀對尼日的軍事幹預是對阿爾及利亞的直接威脅,我們完全、斷然拒絕……問題應該和平解決,」阿爾及利亞總統阿卜杜勒馬吉德·特布恩說。 

多極化趨勢為非洲國家壯膽

毫無疑問,尼日共和國政變的核心是尼日爾人與殖民列強之間的鬥爭。誠然,世界秩序多極化趨勢的發展,使非洲國家有勇氣擺脫新殖民主義。這是一回事。另一方面,大國被迫進行談判而不是發號施令。

有趣的是,華盛頓一直相對克制。拜登總統對「價值觀」的支持遠遠沒有達到「基於規則的秩序」的要求。儘管據報道美國在尼日爾擁有三個軍事基地。在多極化背景下,非洲國家正在贏得談判空間。俄羅斯的積極行動將刺激這一進程。中國在尼日也有經濟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政變領導人阿卜杜拉赫曼·齊亞尼(Abdurahman Tchiani)公開表示,“法國人沒有客觀理由離開尼日爾”,這表明公平公正的關係是可能的。俄羅斯一直持謹慎態度,認為目前的關鍵任務是「防止國內局勢進一步惡化」。 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表示, 「我們認為組織全國對話以恢復國內和平、確保法律和秩序是一項緊迫任務……我們認為,對主權國家使用武力威脅無助於緩解緊張局勢和解決該國局勢,」。

顯然,尼亞美不會屈服於外界的壓力。軍政府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尼日爾武裝部隊以及我們所有的國防和安全部隊在我國人民堅定不移的支持下,已準備好捍衛我們領土的完整。”尼亞美的代表團前往馬裡,請求與俄羅斯有聯繫的瓦格納戰士在西方支持的干預下加入戰鬥。

美國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訪問尼日首都,與該國軍事領導人舉行會談。 (國務院,弗雷迪·埃弗里特)

薩赫勒局勢升級

尼日爾危機不會早日解決。尼日是打擊聖戰網絡的關鍵國家,在戰略和結構上與鄰國馬裡有聯繫。薩赫勒地區局勢不斷升級。這對整個西非的國家地位危機有著深遠的影響。

美國例外論並不是解決現有弊病的萬靈丹妙藥。五角大廈幫助培訓了至少一名尼日爾政變領導人,以及馬利和布吉納法索的政變領導人,這些領導人承諾保衛尼日。

然而,週一在尼亞美發表演說時,來訪的美國代理副國務卿 維多利亞紐蘭感嘆 政變領導人拒絕讓她會見被驅逐的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並且不接受美國要求該國恢復文官統治的呼籲。 紐蘭的任務旨在勸阻政變領導人與瓦格納集團接觸,但她不確定能否成功。努蘭並未獲準與奇亞尼將軍會面。 

巴德拉庫瑪爾 i前外交官。他曾任印度駐烏茲別克和土耳其大使。觀點純屬個人觀點。

 這個 文章 最初出現在 印度妙語。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作者的觀點 財團新聞。

19 條評論“尼日拒絕基於規則的秩序

  1. 八月12,2023 13處:16

    當人們思考自2008 年以來、尤其是自2014 年以來美國、北約等在烏克蘭所扮演的角色時,我們會以一種病態的方式註意到美國、北約等在尼日爾局勢上的虛偽,這令人著迷。

  2. 彼得·伯曼
    八月12,2023 12處:28

    堅持民主機制固然是首選,但根據西方的實踐,也有不少例外。近年來,最明顯的例外是海地針對民選總統阿里斯蒂德的政變,美國做出了果斷反應:美國海軍陸戰隊抵達當時被圍困的總統府,……或多或少把他和家人擠在一起搭飛機送他去非洲。這是阿里斯蒂德第二次正式當選並被政變罷免,上一次是“海地國家情報局(SIN)的高級成員,該局由美國中央情報局於 1980 世紀 28 年代設立並資助” (中央情報局局)作為禁毒戰爭的一部分,參與了政變[維基]」。但2004年XNUMX月XNUMX日,美國的角色是完全明目張膽的,儘管它仍然被描述為「在有爭議的情況下」。

    簡而言之,「世界秩序」的規則在暴力推翻民選領導人方面具有無限的靈活性。缺乏這種靈活性,我們需要了解背景才能做出判斷。一些從強行推翻前任開始的政府是良性的或至少是有能力的,一些政府是腐敗和無能的,一些政府大大減少了公民和公民自由,一些政府是長期的,一些政府導致了穩定和民主統治。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尼日的情況知之甚少,但我們知道製裁和試圖幹預背後的動機。

    • 彼得·伯曼
      八月13,2023 14處:08

      西方在時間和空間上與尼日非常接近的軍事政變方面採取靈活性的一個例子是2021年尼日爾東部鄰國乍得發生的政變。同年舉行總統選舉,1990年以來的現任總統伊德里斯·代比不會再參選。維基百科:侯賽因·哈布雷於 1990 年被他的將軍伊德里斯·代比推翻。 [後來他轉向「民主選舉」。]但在選舉之前,代比被暗殺,一個將軍委員會廢除了憲法,並選舉其中一位,順便說一句是代比的兒子,擔任總統,從那時起,乍得處於軍事統治之下——沒有任何外國反應。維基百科:由其子穆罕默德·代比領導的過渡軍事委員會控制了政府並解散了議會。乍得仍然受到政治暴力的困擾...

  3. 八月12,2023 05處:29

    尼日拒絕談話是正確的。維多利亞紐蘭是邪惡的化身。她比美杜莎還要糟糕。連看都不看她一眼。她的指紋遍佈利比亞、敘利亞、葉門、烏克蘭以及無數針對主權國家(索馬利亞、阿富汗、伊拉克…)的攻擊

    • 瓦萊麗
      八月13,2023 08處:38

      卡索利亞斯先生的履歷非常有趣且內容豐富。 (是的,看著紐蘭很痛苦,)

  4. 羅伯特·
    八月12,2023 03處:30

    拜登政府已經崩潰了。證明?將維多利亞紐蘭派往尼日試圖解決內部衝突就是證明。世界上有 8 億人口。任何由聰明、理性的人領導的政府都會意識到,努蘭女士應該是 8 億人中最後被選中來執行這項任務的人。

    • 習慣的力量
      八月12,2023 10處:33

      同意。對於如此公然愚蠢的舉動,唯一的解釋是,他們仍然能找到的人太少了,支持他們失敗的全球議程,紐蘭幾乎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 彼得·伯曼
        八月13,2023 08處:27

        不管特使是誰,任務就是發出侮辱和威脅,然後得到同樣的錢,只有紐蘭或博爾頓才能享受到。此外,等級越高的威脅就越可信。

        另一方面,考慮到最近在非洲的地位有多低,要找到一些不穩定的法定人數來幹預尼日爾對美國來說是一項壯舉。它符合 Fiona Hill 的處方。我的預測是,這個「法定人數」將變得脆弱,從奈及利亞開始,那裡反對幹預的聲音很廣泛,而且似乎擁有議會多數。就像在巴基斯坦一樣,大多數人都可以透過賄賂和威脅而受到侵蝕(美國多年來編制的腐敗記錄,只是在需要時才被武器化),但尼日爾和尼日利亞北部之間的種族/文化/歷史聯繫非常緊密,因此這不是尼日利亞反殖民主義知識分子的問題。

        其他脆弱點可能在於西非經共體的「民主的缺陷」。有文章稱塞內加爾和貝南基本上是專制的一黨制國家——表面上是民主的。

  5. 意志
    八月11,2023 22處:58

    西方集體仍然沒有真正理解全球大多數人有多厭惡它並希望它永遠擺脫他們的事務。或者說,全球大多數人在將西方驅逐出去的努力中變得越來越大膽。

    就像所有專制政權一樣,美國及其附庸國在受到挑戰或抵抗時會加倍努力,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並拒絕接受現實。

    他們編造出更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理由來解釋情況並證明他們的反應是合理的。

  6. 卡爾拉什
    八月11,2023 19處:32

    這並不奇怪。
    我大麥高中畢業了。

  7. 安德魯·尼科爾斯
    八月11,2023 18處:11

    紐蘭讓馮·裡賓特洛甫看起來像個聖人。

  8. 瓦萊麗
    八月11,2023 17處:32

    來自文章:

    然而,週一在尼亞美發表演說時,來訪的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哀嘆政變領導人拒絕讓她會見被罷免的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並且不接受美國讓國家恢復文官統治的呼籲。紐蘭的任務旨在勸阻政變領導人與瓦格納集團接觸,但她不確定能否成功。努蘭沒有被允許與奇亞尼將軍會面。”

    我不確定哪個更糟;變得極度厚重或極度健忘。

    • 不久
      八月11,2023 20處:49

      隨後,週二在伊斯蘭堡發表講話的美國代理副國務卿維多利亞·紐蘭對政變領導人拒絕讓她會見被驅逐的總統伊姆蘭·汗表示讚賞,並接受美國要求該國恢復軍事統治的呼籲。紐蘭的任務旨在說服政變領導人與美國軍事承包商接觸,以確保她的成功。努蘭獲準與阿西姆·穆尼爾將軍會面。”

      /sarc

      • 瓦萊麗
        八月13,2023 08處:32

        我的一種諷刺。哈哈

    • 史蒂夫
      八月12,2023 05處:59

      維多利亞紐蘭 (Victoria Nuland) 所到之處,死亡和破壞就會隨之而來。

      尼日爾新政府拒絕與那個謀殺妖精有任何接觸,這是正確的舉動。

      • 瓦萊麗
        八月13,2023 08處:35

        是的。人們開始「明智」起來。

  9. 八月11,2023 16處:35

    對非洲來說,這些殖民列強統治的時間太長了。她必須發揮自己的作用,因為她是一個偉大的大陸,資源豐富。我只能說,是時候了。把新殖民主義者趕出去,在世界餐桌上平等地佔有一席之地。至於西方世界,你的床將會變得更硬。你對你的財富和生活方式發展的來源和條件的盲目性即將被喚醒。你應該確定誰是你的敵人,因為非洲從來都不是只想擺脫西方對其資源的控制以及有計劃和策劃的政變。看看你們的犯罪總統和所有在烏克蘭發動戰爭的洗錢政客,洗錢是寡頭集團的全國性消遣。

  10. 韋德·H.
    八月11,2023 14處:41

    “但阿爾及利亞既沒有在區域範圍內開展此類行動的經驗,也無意背離其不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一貫政策”

    我猜阿爾及利亞也不喜歡法國。

    當然,我們(我們這些沒有完全喝過古萊德的人)知道新殖民主義仍然猖獗,但看到它如此清晰地發揮作用是相當令人驚訝的。

  11. 經理
    八月11,2023 13處:10

    看起來,多米諾骨牌正在一個接一個地倒下,走向基於國際法的多極世界秩序,遠離當前西方主導的胡言亂語。

    諷刺的是,正是這位完全空虛、道德腐敗的前參議員、現狀的擁護者和他精心挑選的新保守派傻瓜陰謀集團,踢開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讓他們的烏克蘭項目得以順利進行。如果運氣好的話,他們會把北約、歐盟的附庸領袖、不可救藥的企業民主黨和白癡共和黨一起沖進馬桶。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