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媒體的「假訊息」欺騙

分享

約翰·麥克沃伊和馬克·柯蒂斯報告說,英國公眾對英國政府在烏克蘭戰爭等全球事件報導中所扮演的角色有誤解。

倫敦衛報大樓,2012 年。 (Bryantbob,CC BY-SA 3.0,維基共享資源)

By 約翰·麥克沃伊 and 馬克柯蒂斯
解密英國

  • 解密 發現 25 監護人   觀察員 引用大西洋理事會數位鑑識研究實驗室的文章,其中沒有提及其由英國和美國政府資助
  • 英國媒體提及資訊彈性中心 29 次,其中只有一篇文章提及其英國政府資助
  • 英國政府拒絕告訴議會它支持哪些「反虛假資訊」團體以及提供了多少錢

T英國政府傾注了 超過25萬英鎊 自 2018 年 XNUMX 月以來,這些組織被納入私人「反虛假資訊」組織,其中四個組織是由與英國或美國外交政策機構有關的人士領導的。

然而,雖然媒體發布了這些組織的訊息,其中大部分是關於烏克蘭戰爭的,但媒體卻未能告知讀者這些組織與英國政府的關係。

相反,這些資訊被描述為來自「獨立」或「非政府」來源,從而掩蓋了通往白廳的財務線索。

英國公眾對英國政府在塑造烏克蘭戰爭等全球事件報道以及國家、非政府組織和媒體之間的亂倫關係所產生的利益衝突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存在誤解。

同時,英國政府拒絕透露其與「反虛假資訊」產業的全部聯繫,例如哪些組織獲得了資金以及金額。

大西洋理事會

大西洋理事會,華盛頓特區,2014 年 XNUMX 月。 (大西洋理事會,Flickr,CC BY-NC-ND 2.0)

大西洋理事會數位鑑識研究實驗室(DFRLab) 是接受政府資助的一個反虛假資訊組織,自6.7 年2018 月以來,英國外交部已向該實驗室捐贈了至少XNUMX 萬英鎊。其他慷慨資助者包括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高盛、Facebook 和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

DFRLab 表示,其使命是「利用開源研究識別、揭露和解釋虛假資訊發生的時間和地點」。組織經常 發布 研究其資助者的主要對手——例如俄羅斯、中國和伊朗——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從事惡意資訊活動。

解密 已找到 25 個 監護人   觀察員 引用 DFRLab、其研究或其員工的文章。這些文章均未提及 DFRLab 與英國和美國政府的財務關係。

相反,DFRLab 被稱為“華盛頓”。直流-基於」組織,「美國 智囊團” “美國的一項研究 組,”“一個監視和打擊虛假信息的非營利組織 網上”或“獨立的數位鑑識研究 實驗室

根據使用 Lexis 資料庫對英國大報的審查, 獨立 有 引用 DFR實驗室 四 次 自 2022 年 XNUMX 月以來,從未提及其資金。

就其本身而言, 每日郵件 有  DFR實驗室 on 四 場合,但沒有透露從外交部收到的資金。

利益衝突

2019 年XNUMX 月,時任工黨領袖傑里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 發現的文件顯示,該國的醫療服務機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 已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得到討論。不久之後,DFRLab 同事開始暗示這次洩密事件類似於俄羅斯的假訊息行動。

天空新聞 報導 “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專家……認為這些文件的共享方式類似於俄羅斯的虛假信息活動。”

“每日電訊報” 注意 「大西洋理事會」幫助「發現了證據,表明這些文件進入公共領域的方式反映了源自俄羅斯的虛假資訊活動」。它還引用了 DFRLab 主任 Graham Brookie 的話說:「無論是誰幹的…絕對是想保守秘密。它帶有外國影響力的幽靈。”

倫敦《每日電訊報》大樓。 (湯姆·帕內爾,CC BY-SA 2.0,維基共享資源)

就其本身而言, “金融時報” 注意 這份NHS文件由「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大西洋理事會智庫」分析,其中暗示「這一事件可能表明外國勢力可能幹預即將舉行的英國選舉」。 

 地鐵 報導 「國際事務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發現這些文件在網路上傳播的方式與」俄羅斯資訊行動類似。這 每日快報 添加 「大西洋理事會智庫」致力於「發現證據,表明進入公共領域的文件反映了(俄羅斯)虛假資訊活動」。這 鏡子 還 稱重 參與這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天空新聞還是 電報是, “金融時報”,   地鐵是,特快,也不 鏡子 提到了大西洋理事會從英國外交部以及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收到數百萬美元的關鍵細節。因此,這些出版物都沒有觸及掩蓋這個故事的明顯利益衝突。

正如媒體分析師亞當約翰遜 發現,美國媒體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Axios、Gizmodo、《財富》、Adweek、the Hill、Engaget 和CNet 都未能告知讀者DFRLab 與Facebook 合作「監控錯誤訊息和外國干涉」的「明顯的利益衝突」 」。

約翰遜寫道:

「當一項據稱旨在遏制『外國影響』的企業得到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挪威、日本、台灣和韓國在內的許多外國國家的資助時,人們會認為這是值得注意的。”

“資訊彈性”

英國外交部駐倫敦。 (外交和聯邦事務部,CC BY 2.0,維基共享資源)

自 2021 年 2.7 月以來,英國外交部已向資訊彈性中心 (CIR) 提供了至少 XNUMX 萬英鎊,該中心在其網站上公開承認收到了英國政府的資助。

CIR 已被引用於  監護人觀察員獨立, 英國廣播公司, 每日郵件“星期日泰晤士報”“金融時報”、天空新聞和 新政治家 據報道,自 29 年 2021 月以來,該組織的英國資助被提及不少於 XNUMX 次 解密的研究。

資訊彈性中心由兩名外交部資深人士羅斯·伯利和亞當·拉特蘭創立,他們現在擔任該中心主任。它定期提供與俄羅斯戰爭罪行和資訊行動有關的信息,特別是在烏克蘭。該組織表示,其旗艦計畫是監測緬甸的侵犯人權行為。英國媒體經常報導並報導這項訊息。

 監護人 發表了七篇文章,重點關注或提及資訊彈性中心的研究,其中沒有一篇文章指出英國政府資助 CIR,也沒有指出其董事與外交部有聯繫。

相反, 監護人 將資訊彈性中心稱為“總部位於英國的人權研究中心”組織,“ 一個 ”總部設在倫敦“或”英國總部」組織,一個「總部位於倫敦的人權組織 組織”以及作為“非政府組織” 組織。另外兩個 用品 包含 沒有對 CIR 的解釋。

守護者的姐妹報 觀察員,發表了一篇基於 CIR 研究的文章,其中該組織是 簡稱 作為“非營利英國社會企業”。

資金,什麼資金?

Nina Jankowicz 2019 年在美國維也納大使館談論網路安全。 (美國大使館,維也納)

 獨立 有 出版 八 用品 哪一個 參考   CIR,其中都沒有揭露資訊彈性中心的資金來源。在 CIR 工作的 Nina Jankowicz 的一篇文章中,該組織是 描述 “一家獨立的英國社會企業,致力於識別、反擊和揭露虛假信息。”

英國廣播公司有 出版  用品 這些報告借鑒了資訊彈性中心的研究成果,但沒有提及該組織與 BBC 本身一樣,從英國政府獲得了大量資金。

BBC還曾 採訪 CIR 的董事沒有 提 該組織的政府關係。

解密 還發現 每日郵件 引用了資訊彈性中心的說法 二 場合 但再次沒有提及其資金來源。

在 CIR 中 搜捕 該組織誇口稱,到 2022 年,它已與「數十家媒體機構」合作,其中包括 “金融時報”, 天空新聞台和 新政治家。這些媒體機構均未向讀者通報 CIR 的外交部資金狀況。

在對英國大報進行 Lexis 搜索後, 解密英國 只能找到一篇文章提到資訊彈性中心接受英國外交部的資助。 29月XNUMX日,印刷版 “星期日泰晤士報” 指出 CIR 的緬甸見證計畫「部分由英國外交、聯邦和發展辦公室資助」。

資訊操作保密

從倫敦西敏橋看西敏宮,英國議會所在地。 (吉姆·尼克斯,Flickr,CC BY-NC-SA 2.0)

儘管英國媒體向讀者誤導其所引用的外交部與其組織的聯繫,但英國政府繼續對其自己的資訊運作保密。

2022 年 XNUMX 月,白廳 成立 政府資訊小組(GIC)“支持英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虛假信息做出反應。”

GIC 是一個跨政府團隊,由「評估和分析、反虛假資訊和策略溝通方面的專業人士」組成,由衝突、穩定和安全基金(CSSF).

儘管政府資訊部門的運作可能會影響英國公民,但英國公眾不知道該計畫花費了多少公共資金。 

最近擔任外交部長 Leo Docherty 告訴 議會:“公開評論資金水平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樣做會讓惡意行為者了解我們的能力。”

同樣,外交部最近 拒絕 向議會準確披露哪些公司、智囊團、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組織在過去三年中獲得了資金以「幫助反制虛假資訊」。

多徹蒂告訴議會,不可能說出過去四年中外交部每年在打擊虛假信息上花費了多少錢,因為這些信息「只能以不成比例的成本獲得」。

約翰‧麥克沃伊 (John McEvoy) 是一位獨立記者,曾為 國際歷史評論, 金絲雀, 論壇雜誌, 雅各賓 和巴西電線。

馬克‧柯蒂斯 (Mark Curtis) 是《英國解密》雜誌的編輯,也是五本書和多篇有關英國外交政策的文章的作者。

這篇文章來自 英國解密。

12 條評論“英國媒體的「假訊息」欺騙

  1. 四月18,2023 15處:49

    閱讀約翰·皮爾格 (John Pilger) 於 12 年 2022 月 XNUMX 日撰寫的財團新聞。「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屠殺」。

  2. Em
    四月18,2023 10處:42

    棺材上的最後一根釘子???

    談論英國媒體通過欺騙和“虛假信息”的做法“製造同意”;這種「陰謀」的骯髒歷史,在美國由來已久!

    阿爾·帕西諾、羅素·克勞等人主演的電影《局內人》,1999 年,是一部極具洞察力、仍然高度相關的電影,講述了對事實真相的歪曲及其在社會文化方面的各種影響。等等,基於當時史上最大的企業媒體詐欺事件。

    維基百科簡介:
    [經驗豐富的電視製片人洛厄爾·伯格曼(阿爾·帕西諾飾)在尋求前“煙草巨頭”高管杰弗裡·維甘德(羅素·克勞飾)的專業知識後,懷疑維甘德不願發言背後隱藏著一個故事。當伯格曼說服維岡德分享他的行業機密知識時,兩人必須與擋在他們中間並揭露真相的法院和公司競爭。同時,維甘德必須在訴訟和死亡威脅中努力維持家庭生活。]

    在發生這些事情時,朱利安·阿桑奇是一個狂熱、自由和真正獨立的人;仍然是一名熱心尋求真相的記者和出版商。

    英國媒體長期以來的「欺騙和『虛假訊息』」做法現已在法律上受到破壞,其與美國媒體的明目張膽的勾結是非法的;最重要的是,與傀儡主人美國政府一起,試圖破壞全世界的言論自由以及思想本身。

  3. 魯迪·豪根德
    四月17,2023 12處:50

    一直都是這樣。無論我們住在哪裡,這都是智人的方式。

  4. 傑夫哈里森
    四月17,2023 12處:22

    請。
    大西洋理事會[任何東西]=美國/英國的宣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債務陷阱城市
    誠信倡議 = 工業級假訊息組織
    Nina Jankowicz – 新保守派騙子和職業騙子

    面對現實吧。整個「西方」都在向他們的公眾和世界撒謊。他們正在建造一整座虛假敘述的大樓。

  5. 維拉戈特利布
    四月17,2023 10處:17

    美國/英國=邪惡的驢子。我每天都會閱讀《衛報》,總是感到驚訝(失望)的是,對俄羅斯方面的報道竟然如此之少(如果有的話)。難怪 Yanx 和英國人相處得這麼好……簡直是一拍即合……

    • 瓦萊麗
      四月18,2023 03處:13

      衛報本來就很不錯。我不知道誰找到了它們,但我只尋找有關環境的食譜和文章。 (也嘲笑約翰·克雷斯對大多數英國政客的看法。)

  6. 惠普
    四月17,2023 10處:04

    套用一條古老的新聞公理, 即使國家新聞記錄源刊登頭版報道確認你自己的母親愛你,也請檢查一下。

    如今,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意味著立即打電話親自盤問你自己的父親、你所有的兄弟姐妹、你的牧師或拉比、你父母的隔壁鄰居、你媽媽最好的朋友,以及家庭醫生、稅務會計師和獸醫。

    菲德諾米尼!! 如果不堅持擁有多個獨立的可靠參考資料來源,就不要相信任何人。哦,歡迎來到新的咆哮的 20 年代的新聞採訪。

  7. 瓦萊麗
    四月17,2023 09處:21

    來自文章:

    「BBC 發表了三篇文章,借鑒了資訊彈性中心的研究成果,但沒有一篇文章提到該組織與 BBC 本身一樣,從英國政府那裡獲得了大量資金。

    BBC 也採訪了 CIR 的董事,但沒有提及該組織與政府的關係。”

    這就是為什麼我稱他們為“英國狗屎公司”。永遠不要咬餵你食物的手。

  8. 經理
    四月17,2023 09處:13

    「自 25 年 2018 月以來,英國政府已向私人「反假訊息」組織投入超過 XNUMX 萬英鎊…」= 外包政府宣傳。也許不是一種新的時尚,而是一種由包括歐盟在內的世界領先「民主國家」領導的不斷升級的時尚。當然,這並不是為民主國家擁有主權的公眾提供資訊和服務。然而,這些國家正在勇敢地領導「爭取民主、反對獨裁的鬥爭」。有點難以下嚥。也許他們應該嘗試加強國內的民主。

    治理的透明度,而不是不透明和宣傳,才是民主運作的基本前提。然而,這顯而易見的基本原則在實踐中卻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等國家的厭惡。為什麼我們想知道..?

  9. 亨利·史密斯
    四月17,2023 08處:04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安全的假設,即所有 MSM 都腐敗並歸政府/安全機構所有。當「他們」說假訊息時,你需要思考真相。
    與西方 MSM 來源相比,我對 RT 和 Globaltimes 提供的新聞報導更有信心,顯然 CN、MoonofAlabama 和 DeclassifiedUK 是進行智慧分析的重要首選網站。
    但不幸的是,大眾很容易受到 MSM 洗腦的影響。

    • 意志
      四月17,2023 23處:18

      有時我會感到驚訝,也很高興,因為我沒想到那些人會看穿 MSM 的謊言和扭曲。

      即使他們對這個話題不太了解或了解不多,他們也常常本能地做出反對的反應。它沒有通過氣味測試,對他們來說聽起來不合適。

      這給了我希望,群眾並不像政府和媒體想像的那樣容易受到洗腦的影響。他們越來越不相信,因此越來越不信任。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恢復。

  10. 李·弗朗西斯·李
    四月17,2023 03處:16

    歐盟與勝利者亞努科維奇之間的談判一直持續到2013年。亞努科維奇被邀請簽署聯繫國協定,但有一些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的那些。

    但任何涉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事情都應該敲響西方機構對烏克蘭未來意圖的警鐘。這些條件性條款非常符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傳統。他們的「結構調整計畫」一直是發展中國家的禍害,這項提案協議足以破壞歐盟協議。總理阿札羅夫當時表示,「阻礙歐盟協議簽署的問題是在預算削減和天然氣價格上漲40%的同時談判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提出的條件」。這對一個已經瀕臨破產的國家來說。烏克蘭面臨的是通常的新自由主義緊縮方案。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構調整政策(SAP)的讚揚將涉及以下一組規定:

    1. 透過貨幣貶值減少國際收支赤字 = SAP
    2. 透過提高稅收和降低政府支出來減少預算赤字,即緊縮政策 = SAP
    3、外債重組
    4. 為政府赤字融資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貸款 - 附加條件)= SAP
    5. 提高食品價格以減輕補貼負擔 = SAP
    6. 提高公共服務價格= SAP
    7. 削減工資= SAP
    8. 減少國內信貸 = SAP
    9.「改革」退休金= SAP。奇妙的「改革」二字
    10. 放鬆勞動市場管制。 = SAP又名粉碎工會

    長期「結構調整」政策通常包括:
    1. 市場自由化以確保價格機制= SAP
    2. 全部或部分國營企業私有化或剝離= SAP
    3. 創建新的金融機構。對沖基金、影子銀行、私募股權 = SAP
    4. 改善治理和打擊貪腐 – ?
    5. 根據國家法律增強外國投資者的權利 = SAP
    6. 將經濟產出重點放在直接出口和資源開採上= SAP。也就是說,外圍經濟體創建一個原料出口國。
    7. 提高投資的穩定性(透過國內股票市場的開放補充外國直接投資)。東道國經濟金融化 = SAP

    正是按照醫生的囑咐,不!這些政策已在各地進行嘗試,但都以失敗告終。難怪亞努科維奇反而接受了俄羅斯的提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