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變不完全是嗎?

分享

有關英國建制派在 1960 世紀 70 年代和 XNUMX 年代推翻英國工黨政府的指控再次浮出水面 據理查德·諾頓-泰勒報道,國家檔案館於週二公佈了該文件。

1986 年,前首相哈羅德威爾遜。 (艾倫沃倫,CC BY-SA 3.0,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By 理查諾頓-泰勒
解密英國

A 英國國家檔案館週二公佈了一份題為「有關 1968 年可能發生政變的指控」的文件,揭示了軍情五處和內政部多年後對從未得到適當調查的陰謀感到多麼不安。

解密文件涉及有關如何推翻時任工黨首相哈羅德威爾遜的討論。

威爾遜受到右翼團體的抹黑,並在部分媒體的幫助下暗示他存在安全風險,因為他的一些熟人與前克格勃官員有聯繫。

該文件包含內政部官員於1981 年撰寫的“背景說明”,提及“最近的披露”,即“蒙巴頓勳爵、塞西爾·金先生和祖克曼勳爵於1968 年XNUMX 月討論了可能的'政變'”。 

蒙巴頓是前國防參謀長,也是女王的表弟。金 (Cecil King) 是國際出版公司 (IPC) 的主席,該公司擁有 每日鏡報 報紙;索利·祖克曼 (Solly Zuckerman) 是政府前首席科學顧問。 

為了淡化這些爆料的重要性,內政部官員當時指出,這些爆料「並不新鮮」。 

該文件還包含對工黨議員特德·利百特(Ted Leadbetter) 1981 年XNUMX 月寫給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 的一封信的精心起草的回應,當時報紙報道了有關除掉威爾遜的陰謀。 

經軍情五處負責人約翰瓊斯爵士和內政部高級官員布萊恩庫本爵士批准的對利百特的回應表示: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有任何事情接近於破壞或推翻議會民主的嚴重陰謀。”

然而,該文件已被白廳「除草者」大量編輯,並根據臭名昭著的《公共記錄法》第 3(4) 條全部或部分扣留,該條允許政府部門和機構對官方文件保密,而無需給出任何理由。

“國家狀況”

1973 年,蒙巴頓勳爵。 (艾倫沃倫,CC BY-SA 3.0,維基共享資源)

週二的文件包含  3 年 1981 月 XNUMX 日的報紙報道,揭露了塞西爾金私人日記中未發表的條目,標題為“蒙巴頓和不完全是的政變”。

金在 8 年 1968 月 XNUMX 日的記錄中記錄稱,他​​「應蒙巴頓勳爵的要求」見到了他。陪伴金的還有《鏡報集團》編輯部主任休‧卡德利普(Hugh Cudlipp)(後來的勳爵)。

蒙巴頓邀請祖克曼勳爵出席會議,蒙巴頓形容他是「正直無敵的人」。塞西爾金表示,女王擔心國家狀況、武裝部隊士氣低落以及「街頭流血」的前景,祖克曼後來將其描述為「等級背叛」。 

蒙巴頓在他的私人日記中將金的胡言亂語斥為「危險的胡言亂語」。

幾天后,金在網上簽了一篇文章 鏡子的頭版對威爾遜進行了毀滅性的攻擊,標題是:“夠了。”

新公佈的文件包括金於 1981 年 XNUMX 月寫給內閣秘書羅伯特·阿姆斯特朗爵士的一封手寫信。他在文中提到報紙指控他策劃了一場政變,“也許是軍事政變”,以推翻政府。

儘管祖克曼和蒙巴頓以及後來威爾遜本人表達了擔憂,但金堅稱他們「事實上沒有任何基礎」。

金在給阿姆斯壯的信中提到,在發表攻擊威爾遜的頭版文章後,他突然被 IPC 董事會解僱。 「我現在想到,」金寫道,「威爾森非常不安,以至於 每日鏡報 “對他已經冷淡了”,他“決定把我開除”。

金繼續說,也許威爾森告訴他的同事,他有證據表明金正在策劃政變。金告訴阿姆斯特朗:“我的冷靜是因為威爾遜不是首相,他會輸掉 1970 年的大選。” 

最近 書 聲稱女王必須說服蒙巴頓不要領導推翻威爾森的陰謀。

保密

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安德魯 (Christopher Andrew) 在 5 年出版的軍情五處官方歷史的序言中提到了他被要求進行的修訂。 「審批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涉及其他政府部門的要求,」他寫道。 

他補充說:

「我認為,由於 E4 章中的這些要求而進行的重大刪除很難證明是合理的。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以及與過去情報行動的保密程度有關的其他問題……值得情報與安全委員會考慮。”

E4 章的標題是「威爾遜陰謀」。情報與安全委員會 (ISC) 是一個議會機構,擁有審查軍情五處的法定權力。 

我問前國防部長兼外交大臣、時任國際安全委員會主席馬爾科姆‧里夫金德爵士是否會接受安德魯的邀請。他拒絕了。 

我根據《資訊自由法》向內閣辦公室提出請求,要求他們告訴我安德魯指的是什麼。它拒絕了,稱“情報”材料根據該法案受到豁免。

軍情五處“必須考慮”

這起事件並不是唯一顛覆工黨領袖的陰謀。由於有人聲稱威爾遜的網絡中包含過去與克格勃有聯繫的個人,軍情五處一直在以“亨利·沃辛頓”的筆名建立一份關於威爾遜的檔案,該檔案保存在該機構總幹事辦公室的保險箱中。

1970 年代,威爾遜連任首相後,軍情六處秘密情報局前副局長喬治·肯尼迪·楊 (George Kennedy Young) 與退休人員等建立了一個他所謂的“一致行動委員會”。沃爾特·沃克爵士將軍。 

雖然這最初是針對愛德華·希思(Edward Heath),他們認為這位保守黨領袖對工會領導人太過軟弱,但威爾遜卻是其主要目標。

軍情六處前局長莫里斯·奧德菲爾德爵士。 (維基共享資源)

源源不絕的媒體報道,加上威斯敏斯特和白廳有關軍情五處的言論以及其他破壞他穩定的陰謀,導致威爾遜在5 年召見軍情六處負責人莫里斯·奧德菲爾德,詢問他是否知道這些事。奧德菲爾德說他做到了。

「軍情五處的某個部門並不可靠,」記者大衛·利在他的書中寫道, 威爾遜陰謀

利說,1976 年威爾遜因個人和醫療原因決定辭職後——他的強大記憶力似乎在阿茲海默症發作時就消失了——時任軍情五處負責人邁克爾·漢利被問到,如果左翼球員邁克爾福特(Michael Foot) 接任工黨領袖。 

漢利回答說:“我和軍中的所有其他軍官都必須考慮我們的立場。”

阻止科爾賓

許多年後,另一位當選的工黨領袖遭到情報機構一名高級成員的攻擊,這次是公開的。

理查德·迪爾洛夫爵士,入侵伊拉克時的軍情六處負責人, 介入 在 2019 年大選競選最激烈的時候,對傑里米·科爾賓 (Jeremy Corbyn) 進行了猛烈攻擊。 

“出於什麼可以想像的原因,選民現在應該冒險選舉科爾賓擔任總理,讓他實際控制我們的國家安全政策?”他告訴讀者 星期日郵報.

科爾賓有 告訴 解密 關於英國當權派人士對他的攻擊。他舉了一個例子 “星期日泰晤士報” 引述一位「現役高級將軍」的話說,武裝部隊將採取「直接行動」阻止柯賓政府。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將軍補充道:“各個級別都會出現大規模辭職,你將面臨一場實際上是叛變的事件的真實前景。”

當 解密 當詢問國防部是否調查了將軍的威脅時,國防部表示沒有任何調查記錄。 

在他的官方歷史中,安德魯指出威爾遜的繼任者詹姆斯·卡拉漢提到了威爾遜的“偏執狂”。如果這就是他所遭受的痛苦,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約瑟夫·海勒 (Joseph Heller) 在《第 22 條軍規》中所觀察到的那樣,“僅僅因為你偏執,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追捕你。”

理查諾頓-泰勒是英國編輯、記者和劇作家,也是英國國家安全報道的元老。他為  監護人 國防和安全事務的專家,並擔任該報的安全編輯長達三十年之久。

這篇文章來自 解密英國.

1 條評論“英國政變不完全是嗎?

  1. 伊恩·史蒂文森
    七月21,2022 08處:01

    六十年代我還很年輕,但我確實關注了公開的資訊。
    威爾遜領導著 1951 年以來的第一屆工黨政府。他在 1964 年的選舉中僅以少數席位獲勝。財務狀況很差。英鎊被高估,但倫敦金融城堅持維持2.80美元對英鎊的平價(這是固定匯率的布雷頓森林時代),貶值會影響持有英鎊儲備的英聯邦國家,有壓力從他們那裡維持平價。做到這一點的唯一方法是通貨緊縮和削減支出。國防佔 GDP 的 7%,但歐洲的戰爭威脅似乎更遙遠。俄羅斯領導人來到倫敦。 -看圖-威爾遜訪問了莫斯科。工黨政府。決定降低國防開支並結束「蘇伊士以東」的角色。社會支出也被削減,令許多工黨支持者感到失望。
    越戰如火如荼地進行,約翰遜總統向英國施壓,要求做出貢獻。據說他說過,「即使是一群風笛手」也足夠了!
    戰後工黨政府末期捲入韓戰。破壞了他們增加社會支出的一些計劃。威爾遜不會參戰。
    他於 1966 年舉行選舉並贏得了絕大多數席位,但經濟壓力持續存在,他的幣值在 1967 年貶值至 2.40 美元。在當時的保守派思想中,貶值是一種失敗,而不是理性的反應。
    通貨緊縮措施意味著政府。反對多次要求加薪的罷工。到 1970 年,政府出現了自 1947 年以來的首次盈餘預算。
    反動勢力對這一切的看法大多是負面的──國防減少、英鎊貶值,對美國沒有幫助。帝國剩餘的大部分地區已經計劃獨立,並被大多數人普遍接受,但對某些人來說,這是國家衰落的標誌。英國不再是世界強國,工黨成了他們怨恨的對象。許多人真的很生氣,花了一段時間才適應這個想法。
    從我此後的閱讀來看,即使是當權派(除了一些例外)也沒有機會支持政變。然而,毫無疑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有高層關係的人認為他們代表了國家的真正靈魂。這些都是非常保守的人。還有一派認為只有他們懂經濟,才有權利主導經濟。它們也有重疊,正如電影《蜘蛛網》中關於避稅天堂網絡的那樣。值得一看。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