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澳洲秘密宣傳單位

分享

約翰·麥克沃伊(John McEvoy) 和彼得·克羅瑙(Peter Cronau) 報告稱,英國協助澳洲仿照英國臭名昭著的資訊研究部門建立了一個團隊,在1970 世紀XNUMX 年代在亞太地區開展影響力行動。

記者一直是英國和澳洲政府宣傳行動的主要目標,這是影響亞太地區事件的更大努力的一部分。 (美國日內瓦代表團,CC BY-ND 2.0)

By 約翰·麥克沃伊 彼得·克羅諾 
解密澳大利亞

I1970年代初,澳洲外交部(DFA)官員訪問英國進行宣傳訓練。最終澳洲於 1971 年成立了一個宣傳部門,其行動重點是維護西方在亞洲的權力。

該單位以資訊研究部(IRD)為藍本,是英國冷戰時期的秘密宣傳機構  1948 年至 1977 年間。該辦公室還配備了兩名前稅務局官員。

稅務局秘密收集資料並向媒體傳播 失信 人權人物, 破壞 政治 對手 海外,幫助 推翻 各國政府,以及 促進 英國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和商業利益。   

澳洲宣傳部門的詳細資料一直保密,直到  解密 英國外交部提交文件,重新檢視冷戰期間英澳安全合作。

“像賽馬一樣擺脫它”

1970年底,英國外交部官員諾曼·雷達威訪問坎培拉,參加英國、澳洲、紐西蘭和美國參加的關於東南亞國防和安全戰略的四國資訊會議

雷達威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英國宣傳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服役後,他 加盟 外交部並在建立稅務局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在 1960 世紀 XNUMX 年代,他 分配 作為印尼的“政治戰爭協調員”,英國在印尼煽動屠殺,試圖推翻蘇加諾總統。

到 1970 年,雷達威開始擔心英國在亞洲的「興趣減弱」。兩年前,哈羅德‧威爾遜政府 宣布 英國軍隊從東南亞主要軍事基地撤出,特別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同時,稅務局正在進行結構重組,並面臨資金和人員流失的問題。

因此,雷達威希望填補西方在亞太地區影響力下降的缺口,並建議澳洲加強在該地區的宣傳。

最近解密的這份“秘密”文件首次披露,澳大利亞效仿英國信息研究部,在外交部設立了一個宣傳部門,負責開展“信息行動”,向記者灌輸旨在影響的材料。西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的事件。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在坎培拉,雷達威詢問澳洲外交部長基斯·沃勒,澳洲是否「應該考慮做一些自己的資訊政策工作」——「資訊政策」是一位紳士對「秘密宣傳」的委婉說法。他建議澳洲「派人到倫敦考察稅務局的工作和職能」。

1971年XNUMX月,外交部資訊與文化事務部門負責人麥可‧威爾遜被從坎培拉派往英國兩週。在倫敦,他與稅務局官員就「為澳洲設立一個稅務局組織」進行了「幾次長時間的會談」。 

他還「全面了解了稅務局目前的結構、亞洲和編輯部門的工作以及稅務局在東南亞的活動」。

威爾遜對英國「兩黨對稅務局的支持」以及「圍繞它缺乏任何政治爭議」印象深刻。然而,在澳大利亞,他擔心澳洲政界對手會在國內使用類似的宣傳單位。

1971 年初,面對災難性的越南戰爭和復興的工黨,財政部長比利·麥克馬洪 (Billy McMahon) 和國防部長馬爾科姆·弗雷澤 (Malcolm Fraser) 繪圖員 在一場黨內政變中,反對現任自由黨總理約翰·戈頓,麥克馬洪成為新總理。

“如果我們讓比利穿上這樣的衣服,”威爾遜告訴英國稅務局官員 KR 克魯克,“他就會像賽馬一樣脫身,用它來對抗弗雷澤和戈頓。”克魯克私下指出:“人們非常擔心自己可能是對的!” (事實上,稅務局經常  英國政府針對國內民眾宣傳 對手).

威爾遜經香港返回澳大利亞,在那裡他秘密會見了英國地區資訊官員,並「就…為澳大利亞建立一個稅務局組織進行了幾次長時間的會談」。文件指出,澳洲駐香港高級外交官羅伊·巴查姆「重複一遍,並不知道威爾遜訪問倫敦的目的」。

白廳指出,威爾遜返回後,澳洲人預計將「在外交部設立一個非常適度的研究和產出部門,為他們在東南亞的政治利益和影響力提供支持」。

“中央情報局特工和可疑人物的小偷廚房”

1971 年 XNUMX 月,外交部長基思·沃勒 (Keith Waller) 通知白廳,澳洲將「開展有限數量的資訊政策活動」(或宣傳),並表示他「對招募少量人員的可能性感興趣」。稅務局研究人員和記者人員。”

位於坎培拉的原外交部大樓,現稱為約翰·戈頓大樓,是澳洲針對西太平洋和東南亞國家的秘密宣傳單位的所在地。英國國家檔案館的文件解密後,該單位被揭曉。 (Dietmar Rabich,CC BY-SA 4.0,維基共享資源)

1971 年 XNUMX 月,外交部官員諾埃爾·羅斯·史密斯 (Noel Ross Smith) 被選為首席研究官,領導新的秘密宣傳部門。羅斯史密斯曾是美國廣播公司 (ABC) 的記者, 悉尼先驅晨報,之前加入內政部的澳洲新聞和資訊局(ANIB),後來在多個澳洲大使館任職。

羅斯史密斯 (Ross Smith) 於 1962 年至 1965 年間擔任澳洲駐雅加達大使館資訊專員,為澳洲記者和媒體機構提供聯絡方式和資訊。他在那裡的時間與 IRD 的時期一致。 在印尼非常活躍 製作旨在削弱左傾蘇加諾的宣傳。 

1971 年 XNUMX 月,羅斯史密斯訪問英國,在倫敦白廳外交部的稅務局進行為期六週的實習。目的是讓他“盡可能多地了解[IRD]運作的細節”,涵蓋“項目、資訊來源、聯繫方式、生產和分銷”。 

因此,羅斯史密斯能夠研究「IRD 如何作為一個通用的非歸屬資訊部門發揮作用」。

一位稅務局官員寫道:「讓他們的組織起步,既符合我們的利益,也符合澳洲人的利益,因此我們已向羅斯史密斯提供了我們所能提供的一切幫助,」儘管稅務局一些秘密行動的細節已被公開。沒有移交。

在稅務局工作六週後,羅斯史密斯飛往香港、曼谷和新加坡,尋求更多有關英國在亞洲的宣傳行動的指導。在曼谷,他會見了英國駐華大使館官員、香港政府新聞處資深記者戴維‧麥克貝恩(David McBain) 彼得·莫斯 和澳洲大使館新聞專員埃里克·斯帕克(Eric Sparke)。 

他們在東方酒店的外國記者俱樂部見面,麥克貝恩在一份文件說明中將其描述為「中央情報局特工和其他可疑人物的竊賊廚房」。

澳洲自己的秘密稅務局

澳洲的宣傳部門於 1971 年底開始運作,隸屬於外交部 (DFA) 政治與社會研究科 (PSR)。 

1973 年 1971 月,稅務局長托馬斯·巴克 (Thomas Barker) 寫道:「在過去的兩年裡,澳洲人與稅務局有了一個溫和的對手。他們的組織……是根據 IRD 請求並提供的建議於 XNUMX 年成立的。”其工作人員包括「兩名前稅務局成員」。

「兩個部門之間進行了成果交流和磋商,」巴克繼續說道。 

這份被列為「秘密」的文件是資訊研究部的一份文件說明,概述了他們對澳洲同行的理解。請注意,其中有一段經過編輯,49 年後仍然保密。 (英國國家檔案館)

「這兩項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補的,因為它們的重點是西南太平洋地區,而我們的覆蓋範圍相對較小。澳洲人正在努力在東南亞分發他們的材料,並開始透過澳洲之家在英國培養潛在的接收者,他們已經尋求了我們的建議。”

由於澳洲的宣傳部門以稅務局為藍本,分發的「材料」很可能是為報紙和期刊撰寫的未署名的研究簡報和文章,而「潛在的接收者」將是在該地區撰寫文章的合作記者。

據 Barker 稱,ASIO(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和 ASIS(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似乎了解 Ross Smith 先生的活動……,而且我相信(該單位)能夠以與 IRD 相同的方式獲取機密材料”有;但我相當懷疑他是否還掌握了澳大利亞情報的全部內容。”

熟悉的型號

該裝置已運行至少三年,從文件中尚不清楚它最終何時關閉。 

1974 年 1975 月,英國駐堪培拉大使館報告稱,羅斯·史密斯已“離開政治和社會研究部”,擔任駐巴布亞新幾內亞萊城總領事,當時澳大利亞領土正在為 XNUMX 年獨立做準備。 

羅斯史密斯後來擔任澳洲駐諾魯和馬耳他高級專員,現已去世。

羅斯史密斯離開秘密單位後,英國駐澳洲大使館要求稅務局今後的信件必須寄給澳洲外交部官員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他當時是 PSR 的代理負責人。

巴特勒告訴 解密 1974 年,他被該部門時任公共事務主管理查德·伍爾科特 (Richard Woolcott) 任命為 PSR 部門的負責人,後來在 1975 年印度尼西亞殘酷入侵東帝汶期間擔任澳大利亞駐印度尼西亞大使。 

諾埃爾‧羅斯‧史密斯 (Noel Ross Smith),1971-74 年擔任外交部秘密宣傳部門負責人;理查德‧巴特勒 (Richard Butler),1974-75 年擔任宣傳部門政治與社會研究部主任;理查德‧伍爾科特 (Richard Woolcott),1971-75 年間擔任外交部公共事務與文化關係處處長。 (外交貿易部)

巴特勒表示,伍爾科特向他通報了情況,準備準備新聞資料,向其他外交官和國內公眾解釋政府在東帝汶問題上的立場。澳洲 支持的 雅加達入侵並佔領東帝汶,期間有超過180,000萬人被殺。 

現年 95 歲的伍爾科特告訴我們 解密 他不記得該單位,也不記得與稅務局有任何聯繫。

巴特勒表示,他在外交部政治和社會研究部(PSR)的工作是通常的公共資訊工作,重點是向公眾解釋澳洲政府的政策。雖然他認識羅斯史密斯,但他說他不知道他的具體職責,也不知道澳洲的稅務局同行。 

雖然稅務局和澳洲公共政策審查局似乎已不復存在,但宣傳在說服和影響公眾對外交政策看法方面的作用仍在繼續。

在澳大利亞,國防軍 心理作戰單位,而在英國,軍隊的 心理戰部隊 第 77 旅的這兩個宣傳機構只是近年來曝光的兩個對國內公眾進行資訊行動的宣傳機構。 

新發布的英國文件有助於填補我們對宣傳和虛假資訊成長的理解空白。澳洲關於 IRD 和 PSR 部門的文件仍然屬於機密。

約翰·麥克沃伊 是一位獨立記者,曾為 國際歷史評論, 金絲雀, 論壇雜誌, 雅各賓,巴西電線和 英國解密。

彼得·克羅諾 是聯合創始人 解密澳大利亞,並且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調查記者、作家和電影製片人。他是最近出版的一本書的共同編輯 維基解密揭露的秘密澳大利亞

這篇文章來自 解密澳大利亞.

13 條評論“揭秘:澳洲秘密宣傳單位

  1. 喬·華萊士
    六月20,2022 15處:50

    文章摘自:“羅斯史密斯因此能夠研究‘IRD 如何作為一個通用的不可歸屬資訊部門發揮作用。’”

    誰知道,在宣傳出現之前,「現實」是如此具有可塑性?故意傳播「無法歸因」的訊息——要么是因為如果其來源被洩露,人們會難以置信,要么是因為它完全是捏造的——創造了一種具有現實外觀和明顯可信度的「不現實」。 。 。只要不是檢查得太仔細。有多少「記者」如此可疑地試圖誤導大眾?

  2. 六月19,2022 13處:58

    這是一篇優秀的文章,這並不奇怪。英國人在玩頭腦遊戲和監視其他國家方面擁有 300 多年的經驗。這篇文章應該要引用一個
    澳洲人名叫特德·塞隆(Ted Serong)。 30 多年來,他是澳洲在越南合作的最高中央情報局人員,我認為關於他的傳記的標題是:走向痛苦的結局。他從頭到尾都參與了這一切。他在外交部的上司會說:泰德只是為我們多爭取幾年時間,無論付出什麼代價。

  3. 奧利弗
    六月19,2022 11處:58

    在真正的民主國家中,不可能有「秘密宣傳單位」這樣的東西。

    也許在這個瘋狂的奧威爾時代,這似乎很正常。但這個概念本身就顛覆了「民主」的整個觀念。

    「政府宣傳」的想法本身就是對民主的違背與破壞。兩者不能共存。

    民主意味著國家的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但是,為了就國家的方向做出民主決定,他們需要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的真相。一個進行宣傳的政府就是對民主的政變,因為現在是政府從人民手中奪取了權力,然後在未來利用這種宣傳力量來操縱和控制民主。 。

    在政府宣傳的世界裡,公民能做的就是選擇統治者的髮型。在鋪天蓋地的謊言中,他們無法行使民主。畢竟,他們不能相信政府所說的任何事情,也不能相信任何候選人…。因此,競選的「問題」都只是隨風飄揚的謊言,一旦選舉結果計算和公佈,就會被忽視。

    如果你看到一個政府宣傳單位,特別是一個公眾根本不知道的秘密宣傳單位,那麼你就不是在看民主。

    • 麥克爾羅伊
      六月20,2022 00處:10

      多麼寶貴啊,當人們是明顯專制的極權主義法團主義者時,他們仍然認為自己生活在共和國之中。

    • 瑪麗·簡
      六月20,2022 03處:39

      我認為我們對統治者的髮型沒有任何發言權。如果造型師接近川普的頭髮,那假髮就太棒了。

  4. 奧利弗
    六月19,2022 11處:48

    我覺得這個時機很有趣。 ……在這個故事結束後不久,英國王室不是推翻了一個稍微偏左的民主選舉的澳洲政府嗎?

    我們看到了一個至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穩定向右發展的世界。在那段時間裡,當公民試圖左轉時,就會發生一系列暗殺、政變和不正當的選舉,麵包屑的痕跡一直延伸到盎格魯深層政府。這就是世界如何被引導到這樣一個地步:士兵們再次從被佔領的掩體中取回《我的奮鬥》的副本,而當今世界的統治者似乎將其作者視為失敗的左撇子(相對於他們而言),他創造了錯誤太多。

    我們來到今天的世界,既不是偶然,也不是真正的民主,世界末日時鐘用它的新語音功能說“10……9……”

  5. 六月19,2022 05處:29

    澳洲不那麼秘密的宣傳單位現在被稱為 ABC。

  6. 我自己
    六月18,2022 13處:58

    1000塊拼圖正在拼湊在一起(幹得好)藝術作品正在成型,不完全是你所希望的音樂之聲畫報,我更能理解為什麼含糊地割掉他的耳朵,讓這些魔鬼閉嘴。

    • 朱莉婭
      六月19,2022 15處:09

  7. 六月18,2022 13處:56

    這篇文章與現實相去甚遠。它嚴重誇大了這一半人的工作。我不知道麥可和羅斯去了倫敦,我想他們會嘲笑英國官員對他們自己工作的浮誇看法。羅斯應該做的事情的想法是外交部的一項微小而無效的努力,目的是搶佔新聞局的一些工作,主要是拍攝外國學生在澳大利亞快樂的照片和寫故事,當時我們的種族主義的移民政策仍然嚴重玷汙了美國的形象。

    向當地媒體和政府提供有關本國的資訊是使館的正常工作。

    聯盟新聞有一個有價值的目的,但在這種情況下,我不得不建議,緊握的吸管並不能製作出異國情調的雞尾酒。

  8. 豪爾赫·E·馬西亞斯·哈拉米洛
    六月18,2022 10處:37

    朱利安·阿桑奇的自由表達自由。

  9. 維拉戈特利布
    六月18,2022 10處:17

    除了美國和英國之外,還有哪個國家屬於「邪惡之驢」俱樂部???

  10. 拉龍德
    六月18,2022 09處:23

    從 1940 年代起,“英國臭名昭著的資訊研究部門在整個西歐及其他地區開展影響力行動”,經歷了各種變革。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