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去世的伯尼·麥道夫的怪異世界裡的生活

分享

伯尼·麥道夫 (Bernie Madoff) 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龐氏騙局的負責人,於週三在監獄中去世,享年 82 歲。 CN 編輯 Joe Lauria,於 2009 年為 星期日時報。

By 喬·勞里亞
“星期日泰晤士報” 倫敦
2009 年 3 月 22 日

W伊利亞姆·納西逐漸習慣了伯納德·麥道夫的特徵。作為他的私人信使,二十多年來,他每天都會見到這位詐騙高手兩到三次。

麥道夫的迷戀之一是清潔。 「我會在早上 7.30 開放辦公室,有時我會看到伯尼在那裡,親自用吸塵器打掃地板,」納西說。 「他是個工作狂,而且厭惡清潔。一切都必須乾淨,即使他必須自己做。

十天前,紐約法院判定麥道夫犯下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詐欺案之一。他承認自己經營著一個龐氏騙局,新投資者的資金被用來支付那些想要套現、離開基金的老投資者。當調查人員試圖拼湊出 損失規模可能達到 65 億美元(45 億英鎊),麥道夫很可能將在監獄中度過餘生。

週五,美國上訴法院駁回了他的律師要求他在 16 月 XNUMX 日宣判前回國的請求。

納西是為數不多的公開發言的前麥道夫員工之一,他表示,直到現在,事後看來,他才認為公司出了什麼問題。

他說,令他感到奇怪的是,麥道夫在 25 年來從未要求他提供重要財務文件的收據。 「在華爾街,一切都是基於簽署的收據,」60 歲的納西說。

當然,除非你按照麥道夫的方式做生意。可能讓他知道的一件事是麥道夫無收據規則的唯一例外。 「我唯一一次要求收據是伯尼將我送到 SEC(證券交易委員會,華爾街監管機構)時。每次我在那裡提交報告時,他都想要一張收據。

當納西回到辦公室時,麥道夫簡直要瘋了。 「他會跳上跳下,說:『你明白了嗎?你明白了嗎?你明白了嗎?納西說。

恐慌

麥道夫。 (蒂埃里·埃爾曼/Flickr)

每當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參觀該辦公室時,納西看到它從華爾街附近百老匯的四間壁櫥般的房間擴大到曼哈頓市中心的三層樓,麥道夫都會驚慌失措。 「一支軍隊會進來。我會看到他們仔細檢查一切,」納西說。 “伯尼會發脾氣。你必須要跳。他讓所有人都為之瘋狂。 20年都是這樣。每個人都必須埋頭苦幹。

令工作人員感到驚訝的是,麥道夫每年17月10日舉行的辦公室聖誕聚會,去年提前到了XNUMX月XNUMX日。 「[他的妻子]露絲帶著人群,」納西說,他曾經在長島時尚蒙托克的麥道夫夏季派對上生篝火。 「她很有魅力,又很機智。

「我們幾乎不知道派對結束後幾個小時,聯邦調查局 (FBI) 就會在早上 7.30 點 XNUMX 分敲響伯尼的公寓門,」納西說。

這位信差於 1968 年至 1974 年間首次為麥道夫工作,當時辦公室位於百老匯 39 號。納西隨後離開去上大學。十二年後,一名阿爾巴尼亞舉重運動員在紐約時代廣場一家商店擔任店員時與店主發生爭執。

「他揮拳打了我,」納西說。他的視網膜脫落了。經過手術修復,但七個月後又脫落。 1989年,納西被宣佈在法律上失明。

由於擔心找不到工作,納西說他「回去探望我在麥道夫的老朋友,我已經 15 年沒見過他們了」。

伯尼的弟弟彼得·麥道夫(Peter Madoff)「見到我很興奮,他說:『我們將為你提供一份工作,即使你不識字,你也能勝任。沿著大廳去見伯尼並打個招呼。我又在那裡待了19年。納西認為,公司將免受邪惡的侵害,因為麥道夫夫婦足夠優秀,可以為一名失明的前僱員創造一份工作。

麥道夫對他很好。 「這是最有利於工作的環境,一個家庭環境。這沒有壓力,」納西說。 “每個人都應該像我一樣幸運,能夠在這樣快樂的工作環境中工作。”

麥道夫習慣到他的辦公桌前詢問是否一切順利,看看他是否有任何抱怨。 「如果我遇到任何問題,無需去找辦公室經理,」納西說。 “我會去找伯尼,或者,如果伯尼很忙,我會直接去找露絲。”

納西的父親去世後,伯尼派了兩輛公司汽車和管理人員去參加葬禮。他們也在獎金時間照顧他。他通常會在聖誕節得到 2,500 美元,在復活節時得到 5,000 美元。 「而我是圖騰柱上的低等人,」他說。

然而,納西也看到了伯尼·麥道夫的另一面。有一天早上,他很早就進來了,朝著麥道夫的門口走去。它是開放的。在被發現之前,納西聽到麥道夫對他的兄弟彼得大聲說話。 「『除非你的名字出現在那扇門上,否則你就得閉嘴,』」他聽到。 “你只擁有公司 1% 的股份,所以保持安靜。”納西說:“我很尷尬,我只是後退了一步,乘電梯下樓冷靜了大約五分鐘。”

還有一次,麥道夫想炫耀他的員工有多害怕他。 「伯尼要我拿一塊寫字板跟著他。他說他會說話,而我則假裝做筆記。

“當我們走過時,你可以看到人們開始坐立不安,大汗淋漓。”麥道夫對此大笑。

不久之後,納西就明白了伯尼·麥道夫的動力是什麼。 「錢,」納西說。 「這將他的神經迴路激活到最高水平。這點亮了他的大腦。

「他的使命是不惜一切代價讓公司繼續運作。陌生人成了附帶損害,」納西說。 “他殺死了他最愛的公司。”

麥道夫被捕的第二天,納西最後一次回到辦公室。 「我拿了一個行李袋,裡面裝著我多年來收集的垃圾,」他說。 「12 月 XNUMX 日下午,當我走出那個大廳時,我哭得像個嬰兒。我不斷告訴自己,「你必須堅強如釘子」。我在哭。我可能永遠不會再回到這裡了。

從那時起,納西開始回想起他與伯尼的父親拉爾夫的關係,特別是一次談話。

拉爾夫·麥道夫 (Ralph Madoff) 最初是一名水管工,後來在 1950 世紀 XNUMX 年代與伯尼 (Bernie) 的母親一起涉足金融業。據納西說,拉爾夫(他給他起了個綽號“佐羅”)“認為自己是一名穿著細條紋西裝的水管工”。

拉爾夫和納西每週有幾天會一起騎車去住宅區。 「有一天,他把他的十誡合而為一,交給了我,」納西說。

「他告訴我,『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投資華爾街。它是由騙子和狗娘養的人經營的。我不信任他們。把自己的錢存入儲蓄銀行,你自己掌控。一美元值一美元。不要讓貪婪進入你的心靈。

經紀業務“只是幌子”

另一位前員工認為,詐欺者聲稱麥道夫的經紀業務合法且成功,但這只是龐氏騙局的賠錢幌子。

這名員工接受了《每日野獸》網站的長時間採訪,但沒有透露姓名,他是麥道夫公司的電腦程式設計師。他表示,該公司“一團糟”,“人員過多,工資嚴重過高”。

這些經理人的薪水為 500,000 萬至 700,000 萬美元,但對電腦化交易一無所知。 「他們主要進行社交活動、閱讀新聞。他們在外面本來就找不到工作。

該員工認為,從 17 樓發送給投資者的欺詐性交易報表是手動編制的,並放在過時的電腦系統上。

該員工表示,麥道夫堅稱員工不應保留電子郵件,而應列印出來並刪除。

「沒有人離開,因為他們再也找不到另一份薪水和這份工作一樣好的工作了。沒有人問任何問題,因為麥道夫一家人很好,很有保護欲,而且很慷慨,」他說。

喬·勞裡亞 (Joe Lauria) 是《 財團新聞 以及一名前聯合國記者 T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以及許多其他報紙。他曾是該報的調查記者 “星期日泰晤士報” 倫敦的,並開始了他作為縱樑的職業生涯 紐約時報“。  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聯絡他: [email protected] 並在 Twitter 上關注 @unjoe  

透過 Paypal 安全捐贈

   

或透過信用卡安全地進行付款或點擊紅色按鈕進行檢查:

 

5 條評論“週三去世的伯尼·麥道夫的怪異世界裡的生活

  1. 韋爾·艾哈邁德
    四月15,2021 06處:53

    難道只有伯尼·麥道夫是他的龐氏騙局公司的唯一騙子,還是所有與他共事並且知道他在做什麼,但沒有因為薪水好而離開的人?

    美國人注定要因他們不道德的貪婪而滅亡。

  2. 詹姆斯·辛普森
    四月15,2021 03處:56

    我並不像很多人所描述的那樣認為麥道夫是邪惡的。他們應該意識到,如果一個報價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麼它就是真的。這當然也適用於出於正當理由的投資者。這就是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如果我們不喜歡它,請停止投票。可悲的是,厄瓜多爾作為一個國家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接受了光鮮亮麗、有利於商業的提議。

  3. 通用凱西
    四月14,2021 21處:33

    我想他的姓氏很有意義……就好像你說得對一樣,它告訴我們伯尼·麥道夫有錢。莎士比亞確實問過,“名字裡有什麼……”,儘管這個故事中沒有“玫瑰”,讓它聞起來很甜。

  4. 喬6帕克
    四月14,2021 21處:18

    如果他沒有從富人那裡偷竊,他就能自由地繼續下去。華爾街的銀行家先下令購買國會,然後修改法律,這樣政府從大街進口鋼鐵就合法了。 $$$$$$$$$$$$備份。

  5. PEG
    四月14,2021 15處:18

    麥道夫案的一個有趣的面向如下:

    一旦麥道夫的投資池在早期變成了龐氏騙局,老的、退出的投資者透過新投資者的資金進行贖回,麥道夫的「基金」就一年比一年變得越來越大——麥道夫沒有辦法了。

    因此,他管理該基金,使其不斷增長,並為投資者提供強勁的(賬面)回報——基金資產淨值多年來呈直線上升——這只有在新資金不斷湧入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作用-各種表現良好、名義上獨立的“對沖基金”,充當麥道夫基金的供給者,而麥道夫基金則保持低調。

    這個不斷膨脹的氣球最終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被戳破,新的資金沒有流向麥道夫,他也無法贖回追回資金的老投資者,剩下的就成為歷史了。

    正如文章所指出的,麥道夫公司的其他部分只是裝飾門面——類似於格里沙姆的《公司》中的安排。

    麥道夫的投資者認為自己很聰明,麥道夫這位與納斯達克發展密切相關的傑出投資銀行家實際上通過搶先交易獲得了高額回報,他們將從這種半合法的交易中獲利。事實上,這是完全非法的,而笑話卻落在了這些投資者身上。

    如果2008年金融危機沒有介入,麥道夫的「基金」大概不會崩潰,反而會繼續擴張、擴張、再擴張——而最終的崩潰將更具破壞性。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