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擴大戰區,瞄準中國

分享

安·賴特說 新提出的路線圖反映出聯盟在歐洲和俄羅斯以外的驚人擴張,這是聯盟的傳統行動和關注領域。   

2016 年,英國皇家空軍「紅箭」特技飛行隊在亞太和中東地區的一系列飛行表演中在吉隆坡上空進行表演。 (國防影像,CC BY-NC-SA 2.0)

By 安·賴特
Truthout

D在23 月24 日至XNUMX 日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理事會會議上,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 鼓勵北約成員國與美國一道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的經濟和安全威脅,並北約國家,從而將北約的重點領域擴大到太平洋地區。這是一個必須挑戰的危險舉動。

為了深入了解北約三月會議上發生的情況,我們可以看看去年秋天發布的北約未來路線圖。該報告題為 「北約2030:團結共進新時代,」旨在為軍事聯盟應對未來十年面臨的挑戰提供指南。在 11 月發布的報告中,“獨立團體來自北約 10 個國家的五名顧問確定了未來十年北約面臨的 13 項挑戰和威脅。 

這份新提出的北約路線圖反映了令人震驚的擴張:它既涉及中國和亞太地區,也涉及北約傳統的傳統行動和關注領域——歐洲和俄羅斯。

儘管該組織認為俄羅斯是北約的第一大威脅,但中國被列為第二大威脅。 

該文件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帶入太平洋地區,並試圖為擴大和加強亞太地區的「夥伴關係」提供理由。透過與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的雙邊協議,北約已經在太平洋地區擁有四個「夥伴」。

作為北約夥伴,澳洲和紐西蘭在北約旗幟下在阿富汗部署了許多軍隊,日本和韓國也在阿富汗進行了重建和發展計畫。同時,北約的超級成員國美國在整個太平洋地區都設有軍事基地,包括日本、沖繩、韓國、關島、新加坡和夏威夷,北約「夥伴」在區域戰爭演習中使用這些基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4月XNUMX日在向北約成員國發表演說時強烈譴責中國,並敦促北約盟國與美國一道採取這種對抗立場。

23 月 XNUMX 日,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會議。 (北約)

布林肯表示,美國不會強迫其歐洲盟友做出“我們或他們的選擇”,但他隨後暗示了相反的觀點,強調華盛頓將中國視為對歐洲北約盟友的經濟和安全威脅,特別是在技術方面。

布林肯說:“當我們中的一個人受到脅迫時,我們應該作為盟友做出反應,並共同努力,通過確保我們的經濟彼此更加一體化來減少我們的脆弱性。”

布林肯列舉了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化、利用掠奪性經濟、竊取智慧財產權和侵犯人權的行為。

呼應布林肯的言論

在他的 24月XNUMX日記者會 在北大西洋理事會會議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聲明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主要關注俄羅斯,但呼應了布林肯對中國的反對言論。

斯托爾滕貝格在表示「我們不將中國視為對手」的同時,繼續闡述了北約同意美國的具體原因:「中國的崛起​​對我們的安全產生了直接影響…。因此,我們在北約2030這一前瞻性進程中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作為盟友加強合作並更緊密地合作,應對中國的崛起​​。”

北約對中國軍事擴張的擔憂包括在南海環礁上建造九個海軍基地以及不斷增加的艦艇數量: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擁有350艘艦艇和潛艇,其中包括130多艘艦艇。相較之下,截至293年初,美國海軍擁有2020艘艦艇,但美國海軍艦艇的火力遠強於中國海軍艦艇。

儘管中國的軍事預算在過去十年中大幅增加,但仍僅為美國軍事預算的三分之一,與北約成員國和夥伴的軍事預算總和相比還很小。 

23 月 XNUMX 日,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左)和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會議上致開幕詞。 (國務院,羅恩普日蘇查)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9年預估顯示,美國軍費預算為732億美元 佔全球軍費開支的38%,而中國的261億美元是14%,俄羅斯的61億美元是3.4%。全球軍費支出最高的 15 個國家中有 48 個是北約成員國:美國、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和加拿大。這六國合計佔全球軍費開支的 929%(29 億美元)。 1035 年,所有 2019 個北約成員國的總支出為 XNUMX 億美元。

在三月的會議上,北約成員國經常談到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軍事足跡,包括在吉布地建立海外基地,現在 「主辦」軍事基地 美國、法國、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西班牙、日本和中國。中國在世界各地也有幾個較小的基地,包括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內烏肯省,這些基地的土地是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什內爾擔任總統期間借給中國政府的。 中國聲稱這片土地用於太空探索 和情報服務。中國政府也有海軍 大可可島上的電子情報設施 緬甸在孟加拉灣和一個小 塔吉克東南部軍事哨所.

中國在全球共有13個軍事基地,其中800個位於南海環礁。整體而言,美國在全球擁有XNUMX多個軍事基地。

同時,北約也對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倡議發出警告,該倡議包括陸路和鐵路走廊的「帶」以及航道和港口的海上「道路」。

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退伍軍人公園舉行的調試儀式上,瀕海戰鬥艦自由號的船員在鐵軌上。 (美國海軍,凱瑟琳·博德)

北約向亞洲擴張的基礎已經奠定: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主導地位和持續存在使北約在該地區永久立足。歐巴馬政府的「重返亞洲」計畫是北約在該地區加強軍事行動的基石。 

多年來,北約國家一直參加環太平洋演習(RIMPAC),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軍演習,每兩年在夏威夷舉行一次。在 2020年,經過新冠疫情改造的環太平洋軍艦有來自25個國家的船隻: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法國、德國、印度、印尼、以色列、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紐西蘭、秘魯、韓國、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東加、英國、美國和越南。中國參加了 2014年環太平洋四艘艦艇 2016年,但由於其在南海的軍事活動,於2018年被取消邀請。

英國和法國增加了在印太地區的存在。在2018年的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法國和英國國防部長宣布將派遣軍艦穿越南海,挑戰中國的軍事擴張。香格里拉對話會是一個由28個亞太國家的國防部長和軍事首長參加的安全論壇,以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命名,自2002年以來一直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舉行。

隨後,英國於2018年2019月部署「阿爾比恩號」在西沙群島附近進行航行自由演習,並於2021年與美國在南海舉行首次聯合演習。北約成員國法國在太平洋擁有專屬經濟區在其海外領土周圍,並於XNUMX 年XNUMX 月, 法國在南海進行巡邏 作為其航行自由演習的一部分,有一艘核攻擊潛艇和另外兩艘海軍艦艇。

此外,美國軍方已經將其大部分軍事裝備和戰爭演習重新調整到太平洋地區。美國陸軍長期以來在歐洲舉行的大規模陸地機動「捍衛者」演習將於 2021 年在太平洋舉行。與此同時,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重組其在太平洋的部隊,以 “快速移動,制衡中國不斷增長的海軍艦隊。” 

北約在太平洋的新戰略是讓海軍陸戰隊以及小型陸軍部隊「以小型部隊攜帶艦艇飛彈進行瀕海行動或西太平洋島嶼海岸線周圍的行動」。海軍陸戰隊正在測試從這些小型車輛發射的導彈,據海軍陸戰隊稱,這將「使敵人很難找到我們。 ……我們將在整個地區戰略性地部署數十個這樣的排和車輛。”

2021 年,夏威夷將成為海軍陸戰隊第一個海軍陸戰隊瀕海團的所在地,並於2023 年具備初步作戰能力。總部位於夏威夷的第三海軍陸戰隊瀕海團將由來自卡內奧赫灣第由三海軍陸戰隊的3 至1,800 名海軍陸戰隊員組成,歐胡島約有 2,000 名海軍陸戰隊員。 

目前,海軍陸戰隊在沖繩有兩個團,在夏威夷有一個團。在接下來的兩年裡,新戰略要求在沖繩、夏威夷和關島各建立一個濱海團。 

12 年 2018 月 XNUMX 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夏威夷凱盧阿的哈斯皮奇堡參加訓練課程。 (美國海軍陸戰隊,赫蘇斯·塞普爾韋達)

新戰略不僅重新設計部隊,還重新設計海上運輸,將部隊調往太平洋各地。據國會研究服務部稱,輕型兩棲戰艦, 擬建的新型海軍艦艇,長度在 200 到 400 英尺之間,耗資 100 億美元。海軍希望擁有 28 至 30 艘這樣的兩棲艦艇,這些艦艇將有能力停泊在海灘上。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艘船將駐紮在夏威夷、關島和沖繩,以及它們將在這些島嶼上進行海灘登陸的地點,當地環保人士將密切關注。

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在其作戰裝備中添加武器化無人機。從2023年開始, 18架「掠奪者」無人機將進入太平洋地區,6人在夏威夷,其他人前往關島和沖繩。

同時,美軍正在太平洋地區建造新的基地。 2020年,人口只有17,000人的太平洋小島國帛琉的總統, 將他的國家作為新的行動基地 對於太平洋地區的美軍來說。美國已經建造了跑道並 增加美國海軍艦艇數量 使用帛琉的港口。川普政府迅速派出國防部長和海軍部長來鞏固該協議。帛琉已經透過一項名為「自由聯合契約」的經濟和國防協議從美國獲得了大量資金。 

近年來,美國在其他太平洋島嶼上的軍事行動增加。美國核子潛艇、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艇和B-10核轟炸機每天從美國領土關島出發,進行「航行自由」海上演習,並飛越台灣、沖繩、日本和韓國。

在川普政府加強外交接觸和對台灣進行軍售期間,中國軍方在南中國海舉行了自己的海軍演習,並派遣了由 18 架飛機組成的空中艦隊飛抵台灣防空區邊緣。 (中華人民共和國)被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叛徒省份。

過去兩年來,美國、北約部隊與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空中和海上對抗程度危險地加劇,事故或有目的的事件引發潛在的戰爭事件只是時間問題。可怕的後果。

當北約顧問將中國列為該組織繼俄羅斯之後的第二大威脅時,美國最高外交官響應了他們的號召,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加強了軍事力量。這些令人擔憂的事態發展表明,美國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推動北約將目光瞄準中國,這將加劇西太平洋地區的危險對抗。

安·賴特 (Ann Wright) 在美國陸軍/陸軍預備役服役 29 年,以上校身份退役。她也曾在美國駐尼加拉瓜、格瑞那達、索馬利亞、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塞拉利昂、密克羅尼西亞、阿富汗和蒙古大使館擔任美國外交官 16 年。 2003年XNUMX月,她因反對美國對伊拉克戰爭而辭去美國政府職務。她是 異議:良心的聲音。她住在夏威夷檀香山。

本文來自Truthout,經許可轉載。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作者的觀點 財團新聞。

透過 PayPal 安全捐贈

   

或透過信用卡安全地進行付款或點擊紅色按鈕進行檢查:

 

 

 

 

 

14 條評論“北約擴大戰區,瞄準中國

  1. 安德魯彼得尼科爾斯
    四月2,2021 00處:25

    “當我們中的一個人受到脅迫時,我們應該作為盟友做出反應,並共同努力減少我們的脆弱性……”

    例如美國退出全面協議時為了確保其製裁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而施加的脅迫?完全同意……盟友應該做出反應以減少他們的脆弱性……但沒有。結果顯示他們是諸侯國

  2. DH法比安
    四月1,2021 16處:21

    多年來,共和黨人努力爭取對中國戰爭的支持,而民主黨也同樣努力爭取對俄羅斯戰爭的支持。我的猜測是,統治階級把國家挖得太深了,以至於他們認為災難性的世界大戰是唯一的出路。

  3. DW巴圖
    四月1,2021 15處:21

    簡短版本:

    從本質上講,人類已經以兩種驚人的方式面臨滅絕的可能性。

    然而,在集體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任何嚴肅解決方案之前,必須首先處理最特殊的霸權,必須最認真地考慮其造成軍事破壞的能力(和意願),直至並包括“第一次打擊”對當下的「怪物」(或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如果不可或缺的國家如此選擇的話——當然是在諮詢了上帝之後)進行核攻擊。

    或者,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國家可能會利用其經濟實力對其中任何一個國家造成經濟毀滅,這種力量的破壞性與任何「傳統」轟炸行動一樣。

    精神錯亂的霸權有一個實際的「全譜主導」全球政策。

    這意味著霸權意圖在軍事和經濟上全面控制所有其他社會的行為,以犧牲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來充實和增強少數人的權力。

    只有美國人才很難辨別哪個「大國」精神錯亂。

  4. 麥可·羅德
    四月1,2021 14處:05

    我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歐洲人決定忘記地理而將太平洋納入其戰區感到失望。雖然中國絕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經濟競爭對手,但他們沒有對境外或他們認為的影響範圍(亞洲大部分地區)之外的任何人表現出任何形式的軍事威脅。北約並未受到中國的軍事威脅,但無疑擔心經濟競爭。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將它們捆綁在一起是一種欺騙行為。我們需要接受中國的本來面目,中國是一個擁有經濟優勢的世界第一競爭對手,我們不能希望隨著我們的太平洋艦隊駛近他們的海岸而消失或消失。稱他們為共產主義者並以此為外國冒險的藉口是另一種欺騙行為。

  5. 德懷特·史賓塞
    四月1,2021 13處:04

    天啊。俄羅斯和中國 — — 與美國和北約相比,兩國的軍事力量和部署都微不足道 — — 是如此可怕的「威脅」。 。 。而美國正在同時發動八場戰爭,不斷殺人,摧毀地球上數百萬人的生命,只是為了攫取資源,將人權武器化,將腐敗和種族主義確立為國家法律,破壞地球氣候地球。

    同時,俄羅斯的國內生產毛額相當於西班牙,而中國在基礎建設、世界慈善(尤其是非洲)、技術專利、前瞻性制度規劃和在不打一場戰爭、不威脅任何國家的情況下消除貧窮方面遠遠領先美國。

    是的,我真的非常害怕──害怕美國人。

    • DH法比安
      四月1,2021 16處:25

      快速谷歌:“中國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軍隊,擁有 2.8 萬士兵、水手和飛行員,是美國人數的兩倍。”中國和俄羅斯也是擁核國家。

      • 提姆
        四月2,2021 08處:35

        中國的軍人比美國還多?有什麼大不了的。天哪,美國在世界各地擁有800多個軍事基地到底在做什麼?美國在世界每個地區都設有軍事「司令部」。沒有其他國家有這些東西。美國唯一擁有或所做的就是脅迫和威脅,以及最終的暴力。想像一下,如果俄羅斯在加拿大和墨西哥邊境部署了數千名士兵,而中國在墨西哥灣部署了包括航空母艦在內的數十艘船隻,與「夥伴」進行「演習」。按照美國的標準,像這樣的公開威脅絕不是挑釁性的。那些執行我們外交政策的膽怯、愚蠢的瘋子到底認為自己在做什麼?

    • 喬治·克萊姆斯
      四月2,2021 13處:31

      呃,我並不是說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不是威脅。

  6. 西奧多·卡扎尼斯
    四月1,2021 12處:05

    中國正在興建幾個島嶼基地?什麼混蛋;我們(美國)絕對不會考慮這種策略。哇!
    每當我想到中國和俄羅斯,我就準備好前往我的掩體。這些悲慘的共產黨會放過我們嗎?

  7. 卡洛琳·扎倫巴
    四月1,2021 12處:01

    美國政府的目標是不惜一切代價統治世界。它是對世界島的控制,就像19世紀的麥金德一樣。這個目標永不動搖。儘管看似走了彎路,但它仍然保持不變。一旦你掌握了這個事實,真正掌握了它及其所有意義,美國軍事侵略的瘋狂就會變得一目了然。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將繼續下去,直到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革命推翻,戰爭中浪費的金錢和生命被用來讓全世界人民過更好的生活。瘋狗是無法改造的。

  8. 巴比倫
    四月1,2021 10處:09

    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戰爭始於原子彈,之後五眼白人至上主義帝國成立。他們以為原子彈爆炸後世界已在他們的控制之下,但他們錯了。

    對我來說,最終的問題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如何壓制和瓦解這個龐大的帝國,同時防止其再次使用核武來摧毀文明。

    如果你認為五眼帝國的領導人如果不能為自己謀取世界,就沒有能力毀滅世界,那你再想想。

    西方帝國主義在1350年左右一直有意識地屠殺了數億人,數十億人挨餓。這將是帝國主義作為統治模式的終結,或者說是文明的終結。

    作者說她很震驚,但為什麼,北約的擴張,花費數萬億美元購買更好的核武器,只不過是透過永久屠殺來延續帝國統治。

    帝國現在受傷了,正在猛烈攻擊,他們願意為了擁有整個世界而進行無限制的屠殺。

  9. 喬治·奧利維爾·道德林
    四月1,2021 04處:48

    長期以來,美國憲法和機構都堅決反對大反派、法西斯主義、種族主義、軍國主義、政務主義、教權主義和自由主義,並在犯罪行為中恢復尊嚴這是美國的野蠻行為。 Il en est de même pour son voisin complice barbare qu'est le CAN.

  10. 三月31,2021 20處:22

    那麼這裡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在「防禦」上浪費大量資金?消滅中國人?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像日本政府一樣順從,人民也像伊拉克一樣貧窮?

    • 巴夏
      四月1,2021 11處:23

      上述所有目標,但只有第一個將實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