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麥加的朝聖者。鄭和從小就講普通話和阿拉伯語,並學習了很多地理知識。當他 13 歲時,他被安置在明朝王子朱棣的家裡,朱棣是 1387 年掌權的新王朝的成員。
鄭和接受外交官和武士教育,並以新名字皈依佛教,但他始終忠於伊斯蘭教。畢竟,正如我1997年從絲綢之路出發,前往夏河拉卜楞寺訪問回族社區時親眼所見,回族伊斯蘭教是佛教、道教和儒教的迷人融合。
1402年,朱棣推翻了皇帝,改名永樂。一年後,他已任命鄭和為海軍上將,並命令他監督建造一支大型艦隊,探索中國週邊海域。或者,更準確地說,「西方海洋」(西陽):即印度洋。
因此,從1405年到1433年,大約三十年的時間裡,鄭和從長江南京出發,乘著季風,七次下西洋,一直到阿拉伯和東非。它們襲擊了佔城、婆羅洲、爪哇、馬六甲、蘇門答臘、錫蘭、卡利卡特、霍爾木茲、亞丁、吉達/麥加、摩加迪西奧和赤道以南的東非海岸。
這些是真正的無敵艦隊,有時擁有200多艘船隻,其中包括72艘主力船隻,載著多達30,000萬名人員和大量珍貴的貿易商品:絲綢、瓷器、銀器、棉花、皮革製品、鐵器。鄭和為首航的首航船長140米,寬50米,載員500餘人。
這就是原來的海上絲綢之路,現在在21世紀復興了st 世紀。同時,陸上絲綢之路的另一個延伸:在所有可怕的蒙古人撤退之後,一路上都有新的盟友 河中地區,中國人設法與帖木兒的繼任者達成和平協議。於是絲綢之路再次繁榮起來。明朝朝廷派遣了外交官到亞洲各地──西藏、尼泊爾、孟加拉,甚至日本。
中國航海先驅的主要目標一直困擾著西方歷史學家。本質上,這是外交、商業和軍事的結合。承認中國的宗主權並透過進貢來實現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貿易。難怪船上有專門供商人使用的艙室。
這支艦隊被指定為財政部艦隊,但這更意味著一種威望行動,而不是奪取財富的工具。永樂在軟實力和經濟方面實力雄厚,因為他透過對所有交易實行帝國壟斷來控制海外貿易。因此,這最終是中國朝貢體系在商業、外交和文化領域的巧妙、全面的應用。
永樂實際上是在遵循他的前任明朝創建者洪武皇帝的指示。傳說洪武皇帝下令在南京地區種植樹木十億棵,以便給海軍建設。
然後是1421年從南京遷都北京,並興建紫禁城。那花了很多錢。儘管海軍遠徵的費用昂貴,但他們的利潤當然是有用的。
北京故宮,2008 年。 (喬·勞裡亞)
永樂希望透過真正的合作來建立中國乃至泛亞的穩定。 中國報。這不是透過武力強加的,而是透過外交手段以及微妙的權力展示來實現的。無敵艦隊是當時的航空母艦,配備了大砲,但很少使用,並且實行「航行自由」。
皇帝想要的是與當地統治者結盟,為此他使用陰謀和商業,而不是透過戰爭和屠殺來震懾。例如,鄭和宣布中國對蘇門答臘、科欽和錫蘭擁有宗主權。他優先考慮公平的商業。所以這從來就不是一個殖民過程。
相反:在每次出征之前,隨著其計劃的進行,來自出訪國家的使者都會被邀請到明廷,並受到很好的皇室待遇。
掠奪歐洲人
葡萄牙探險地圖。洛波之家 1554。
現在將其與十年後葡萄牙人在這些相同的土地和海洋上領導的歐洲殖民統治進行比較。在(一點)胡蘿蔔和(大量)大棒之間,歐洲人主要透過屠殺和強迫皈依來推動商業。貿易站很快就變成了堡壘和軍事設施,這是鄭和下西洋從未嘗試過的。
事實上,鄭和留下瞭如此多的美好回憶,以至於在東南亞的馬六甲和暹羅的大城府等地,他被封為他的中文名字“三寶”,意思是“三寶”。
只能被描述為猶太基督教的施虐受虐主義,其重點是將苦難視為美德,這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徑。鄭和永遠不會想到他的水手——以及他所接觸的民眾——必須付出這樣的代價。
中國雲南省晉寧市以鄭和命名的公園內的鄭和雕像。
那麼為什麼這一切都結束了,而且如此突然?永樂基本上因為他宏偉的帝國冒險而耗盡了錢。連接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大運河耗資巨大。建造紫禁城也是如此。探險隊的收入還不夠。
1421 年 XNUMX 月,就在紫禁城落成之際,它著火了。這是不祥之兆。根據傳統,這意味著天堂與主權者之間的不和諧,這是星體規範之外的發展。儒家用它來指責與皇帝周圍的商人和國際精英關係密切的宦官議員。最重要的是,南部邊境動盪不安,蒙古的威脅從未真正消失。
明朝新皇帝朱高熾立下法令:「中國境內,物產豐富;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毫無興趣地購買國外的小飾品呢?”
他的繼任者朱瞻基則更加激進。直到1452年,一系列聖旨禁止對外貿易和海外旅行。每一次違規行為都被視為海盜行為,並處以死刑。更糟的是,學習外語被禁止,向外國人教授中文也被禁止。
鄭和(1433 年初?1435 年初?)在爪哇島北部的大海中真實地去世了,當時他正從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遠航歸來。用於探險的文件和圖表以及船隻都被摧毀。
因此,明朝放棄了海軍力量,重新擁抱古老的農業儒家思想,該思想認為農業優先於貿易,土地優先於海洋,中心優先於外國土地。
不再有海軍撤退
歐洲成功主宰世界。 (維基共享資源)
結論是,永樂和鄭和建立的強大的海軍朝貢體係是過度行為(過多的國家支出、農民動亂)及其自身成功的受害者。
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從鄭和下西洋到明朝大撤退,這對歷史和地緣政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遊戲規則改變者,預示著隨後在漫長的16年裡將發生的事情。th 世紀:歐洲開始並最終統治世界的時代。
一張圖片很鮮明。 1433年,當鄭和的部將們沿著非洲東海岸一路向南航行時,葡萄牙探險隊剛開始在大西洋的冒險,也沿著非洲西海岸一點點向南航行。神秘的博哈多爾角於 1434 年被征服。
自1403年起,明朝七次遠徵縱橫東南亞和印度洋近三十年,僅半個世紀後,巴托洛繆·迪亞士於1488年征服了好望角,瓦斯科·達·伽馬於1498年抵達果阿。
想像歷史上的「假設」:中國人和葡萄牙人在斯瓦希里土地上相遇。畢竟,1417 年輪到了鄭和的副將、穆斯林太監洪堡。 1498 年,輪到了瓦斯科·達·伽馬 (Vasco da Gama),由他的傳奇阿拉伯航海大師“海獅”伊本·馬吉德 (Ibn Majid) 帶領。
明朝並不沉迷於黃金和香料。對他們來說,貿易應該建立在公平交換的基礎上,在朝貢的框架下。正如李約瑟在諸如 中國科學文明”,“歐洲人對亞洲產品的需求遠超過東方人對歐洲產品的需求,“而支付這些產品的唯一方式就是黃金。”
對葡萄牙人來說,「發現」的土地都是潛在的殖民領土。為此,少數殖民者需要奴隸。對中國人來說,奴隸制充其量只是家事。對歐洲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關於在田野和礦山中對勞動力的大規模剝削,特別是對非洲黑人的剝削。
在亞洲,與中國的外交相反,歐洲人則進行了屠殺。透過酷刑和殘害,瓦斯科·達·伽馬和其他葡萄牙殖民者對平民發動了真正的恐怖戰爭。
正如克里斯蒂安·格拉塔盧普(Christian Grataloup)和保羅·佩爾蒂埃(Paul Pelletier)等頂尖地理學家所分析的那樣,這種絕對重大的結構性差異是我們世界的世界體系和地緣歷史組織的根源。亞洲國家不必處理 — — 或承受 — — 奴隸制的痛苦後果。
因此,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就放棄了與東南亞、印度和東非的更密切關係。明朝艦隊被滅。中國放棄了海外貿易,退居國內,專注於農業。
再次強調:中國海軍撤退與歐洲殖民擴張之間的直接聯繫能夠解釋十五世紀以來兩個「世界」——西方和中國中心的發展進程。th 世紀。
在 15 結束時th 到了20世紀,中國已經沒有能夠建造大型船舶的建築師了。武器裝備的開發也放棄了。至關重要的是,在短短幾十年內,中國化世界失去了相對於西方的巨大技術進步。它變得更弱了。後來它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世紀屈辱」在中國人的無意識中得到了象徵。
以上所有內容都解釋了很多事情。習近平和現任領導階層是如何做足功課的。為什麼中國不會再次撤退明朝混音版?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為何以及如何復興。怎樣才不會再有屈辱。最重要的是,為什麼西方 — — 特別是美帝國 — — 絕對拒絕承認新的歷史進程。
Pepe Escobar,資深巴西記者,駐港記者 亞洲時報. 他的最新書是 “2030“ 跟著他 Facebook.
這個 文章 來自 亞洲時報.
所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可能反映也可能不反映作者的觀點 財團新聞。
如有需求,歡迎 捐款 財團新聞25週年春季基金募款活動
感謝上帝,真正的新聞業仍然存在!財團新聞鞠躬!
正如鮑伯馬利所說,一個沒有歷史的人就像一棵沒有根的樹。歐洲帝國精英試圖改寫世界歷史——從希臘開始,向西到達羅馬,再向西到達倫敦,再向西到達華盛頓。
其他人類的貢獻在任何領域都不存在,科學、人類價值、醫學、軍事什麼都沒有。這證明了對下等人的大規模屠殺、奴役和滅絕是合理的(納粹只在歐洲做過這種事,自1300 年代安達盧西亞(西班牙)種族清洗大屠殺以來,歐洲精英一直在其他地方做同樣的事情)。
這才是西歐歷史真正開始的地方。宗教裁判所將酷刑、野蠻行為、強迫皈依和屠殺產業化,成為歐洲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優越的文化和科學很容易被遺忘。托萊多、西西里島等地的翻譯工廠作為「啟蒙時代」的根源而被輕易地遺忘。他們所到之處都重播了這一幕。
現在這將是一個值得佩佩的下一個項目!
我們的孩子需要這段真實的歷史才能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
所有過去的帝國都應該「承認新的歷史進程」。所有的帝國都會過去,所有的帝國都是以和平為代價掌握權力的。
請參閱:ghostsofhistory.WordPress
至少這位記者了解中國人的想法。中國只想作為世界強國受到尊重,而不受干擾。然而,如果美國繼續對這條龍指手畫腳,那麼從長遠來看,它將付出慘痛的代價。這不是1840年代的中國。中國擁有擊敗這個星球上任何國家的資源、金錢和人力。
在70年代,跨國公司(當時的大企業)將他們的中央情報局派往中國,並讓他們加入不受監管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因此,就像川普、普丁和所有其他全球領導人一樣,習近平只是另一個跨國公司的工具。如果這些工具無法正常運作,它們就會被能正常運作的工具所取代。您認為美國副總統備份(切尼/拜登/彭斯)的用途是什麼?
當你自己花錢買來的政府被命令背棄自己的公民時,所有這些有計劃的新保守主義戰爭就不僅僅是乾擾。全球化繼續前進。
幾年前,我還讀過加文‧孟席斯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我喜歡佩佩的著作,但有趣的是這裡沒有提及孟席斯的作品,因為他對這個主題做了一些原創研究。不幸的是,孟席斯擴展了自己的範圍,並提出了一些相當缺乏數據的說法,即一支艦隊冒險前往太平洋北部。由於這些說法,當電視節目製作該主題時,他受到了典型的反對者的攻擊,支持“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胡言亂語。然而,我相信他最初的研究在許多方面都是合理的,包括另一支艦隊(此處未提及)最終到達了南美和北美海岸。
孟席斯對巨大平底「寶船」的描述令人著迷,船上有花園和食品生產。他們帶來了「中國藍瓷」瓷器作為主要貿易物品,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英國「柳瓷」餐具的靈感來源。
至於中國人在哥倫布之前訪問美洲號,似乎有一個議程要打折扣。順便說一句,在我為一本小說書對北美土墩建造者協會進行的研究中,我不斷遇到這樣一個事實:北美大陸的歷史一直在被掩蓋——史密森尼是它的中心。為什麼,我不知道,但是有太多的考古學問題沒有解決。
回到文章——今天我不信任中國的統治者或任何其他國家的統治者,但中國人民不是我的敵人。新絲路像螞蟻窩一樣攪動了美國新保守派,因為他們根本不包括在貿易之中。
當西班牙野蠻人抵達美洲時,印加人正在飼養“chachara hualpa”,即帶有中國版“捲曲”基因的雞。不會飛的鳥類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到達南美洲。 (幾百年前,波利尼西亞人也將雞帶到了智利,但這些鳥的基因不同,而且壽命不長。)
藏人、蒙古人、維吾爾人和許多其他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外交。
“西藏人、蒙古人、維吾爾人和許多其他人想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外交。”
中國的宋朝於 1279 年被蒙古人(忽必烈汗)征服,後者形成元朝,從 1279 年持續到 1368 年明朝建立。
蒙古人在西藏沒有政府的時候吞併了西藏,並將其併入元朝作為一個行省。 1368 年,蒙古人被趕出中國後,他們向北逃往蒙古,但留下了西藏和內蒙古。
明朝可以說是中國的另一個黃金時代,就像唐朝一樣,它從 1368 年持續到 1644 年,後來被來自滿洲的滿洲人囤積起來。滿族征服者建立了從 1644 年持續到 1911 年的清朝。如今,滿族是中國 56 個少數民族之一。
滿洲人吞併了現在的新疆,並將其併入清朝作為一個省。維吾爾族是新疆突厥語族,是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
全世界都想知道英國如何吞併澳洲、紐西蘭、印度、錫蘭、馬來亞、香港、婆羅洲、汶萊、肯亞、坦尚尼亞、羅德西亞、蘇丹、南非、福克蘭群島、阿森松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的群島,迪戈加西亞島。任何人?
中國的商業由帝國官僚機構控制,遠徵是國庫的成本,而不是利潤。漂亮的巨輪、國營工廠的優質產品等等,都是我們用大量的勞動生產出來的,帶回來的異國產品都是「小飾品」。因此,從短期來看,削減成本並專注於面臨蒙古威脅的北部邊境似乎是合理的。
從長遠來看,這是一場災難,因為沒有了艦隊,明朝漫長的海岸線遭到了日本領主在中國僱傭兵的幫助下組織的海盜的蹂躪。 「集中北方邊境」並不是真正的理性決定,而是政變的結果。明朝的一位親王負責北方的防禦,在北京被稱為「北都」之前,他的所在地就在北京。他和他的集團擁有充足的軍隊,掌握了權力。中國的決策不是平衡的政策,而是由透過政變和宮廷陰謀相互鬥爭的派系所推動的。美國政治有一些相似之處,都是由遊說團體推動的,這些遊說團體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業和金錢利益,並且無意考慮整體平衡。
也許美國更傾向於將自己與其他人類隔離。
佩佩是我在世界自動櫃員機上最喜歡的記者。他的文章結合了歷史、政治、時事。太棒了!
不錯的想法和地圖。 15世紀葡萄牙的殖民戰略和中國的貿易戰略之間的差異並不能真正證明中國現在的戰略。顯然中國對進口商品不那麼感興趣,而且運氣也不好。
哪些倖存的文化因素推動了殖民主義和奴隸制?西方以不受監管的市場經濟和廣泛的政治賄賂的霸凌文化取代了宗教部落主義的國內暴政。中國最近的經濟不也是這樣嗎?
佩佩‧埃斯科瓦爾…記者、歷史學家和教師。謝謝。
有趣的歷史課。可悲的是唐尼默多不會聽。然後,正如馬雲所說,當貿易停止時,戰爭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