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的兩側

歷史敘述常常被歸結為簡單化和自私自利的故事情節,這些故事情節影響著人們如何看待世界,而更複雜和公正的敘述會提供不同的視角,正如威廉·布魯姆(William Blum)關於柏林圍牆的描寫。

威廉布魯姆

9月25日是柏林圍牆推倒1961週年紀念日。幾個月前,柏林就開始了奢侈的喧囂。在美國,我們可以預期所有關於自由世界與共產主義暴政的冷戰陳詞濫調都會被拋出,關於隔離牆如何形成的簡單故事也將被重複:XNUMX年,東柏林共產黨人建造了一座隔離牆,以防止受壓迫的公民逃往西柏林並獲得自由。為什麼?因為共產黨不喜歡人們自由,不喜歡人們了解「真相」。還有什麼其他原因呢?

首先,在 1961 年柏林圍牆建成之前,成千上萬的東德人每天都通勤到西部工作,然後在晚上返回東部; 許多人則因購物或其他原因而往返。 因此,他們顯然並沒有違背自己的意願被關在東方。 那為什麼要建造城牆呢? 主要有兩個原因:

1975 年拍攝的柏林圍牆的一部分,朝東。 (照片來源:愛德華·瓦拉喬維奇)

1975 年拍攝的柏林圍牆的一部分,朝東。 (照片來源:愛德華·瓦拉喬維奇)

1)西方正在透過一場激烈的招募東德專業人士和技術工人的運動來困擾東方,這些人是透過犧牲共產黨政府的費用來接受教育的。 這最終導致了東方嚴重的勞動力和生產危機。 作為這一點的一個跡象, “紐約時報” 1963 年報告:“西柏林因隔離牆而遭受經濟損失,損失了約 60,000 名熟練工人,他們每天從東柏林的家中通勤到西柏林的工作地點。”

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 今日美國 報導說:「當柏林圍牆倒塌時(1989 年),東德人想像著一種自由的生活,那裡的消費品豐富,苦難將會消失。十年後,高達 51% 的人表示他們對共產主義感到更滿意。”

早期的民意調查可能會顯示超過 51% 的人表達了這樣的觀點,因為在這十年裡,許多對東德生活懷有一些喜愛的人已經去世了;儘管即使在 10 年後的 2009 年, “華盛頓郵報” 可以報導:“(柏林的)西方人說,他們厭倦了東方同行對共產主義時代的懷舊傾向。”

正是在統一後時期,俄羅斯和東歐誕生了一條新的諺語:“共產黨人所說的關於共產主義的一切都是謊言,但他們所說的關於資本主義的一切都是事實。”

還應該指出的是,1949 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為長達 40 年的冷戰敵對奠定了基礎,這是美國的決定,而不是蘇聯的決定。

2) 1950) XNUMX 年代,西德的美國冷戰分子對東德發起了一場粗暴的破壞和顛覆運動,旨在使該國的經濟和行政機器癱瘓。中央情報局和其他美國情報和軍事部門招募、裝備、訓練和資助西方和東方的德國活動團體和個人,以開展從青少年犯罪到恐怖主義的各種行動;任何讓東德人民生活困難、削弱他們對政府支持的事;任何讓共產黨看起來很糟糕的事。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事業。 美國及其特工採用爆炸、縱火、短路等方式破壞電站、造船廠、運河、碼頭、公共建築、加油站、公共運輸、橋樑等; 他們使貨運列車脫軌,導致工人嚴重受傷; 燒毀一列貨運列車12節車廂並毀壞其他氣壓軟管; 使用酸損壞重要的工廠機械; 將沙子放入工廠的渦輪機中,使其停止運轉; 放火燒毀一家瓷磚生產廠; 促使工廠放慢工作速度; 一座合作乳牛場7,000頭乳牛中毒死亡; 在運往東德學校的奶粉中添加肥皂; 被捕時持有大量毒藥斑蝥 計劃用它來生產有毒香煙來殺死東德領導人;引爆臭彈擾亂政治會議;試圖透過發送偽造邀請函、虛假承諾免費食宿、虛假取消通知等方式擾亂東柏林世界青年節;使用爆炸物、燃燒彈和輪胎刺穿設備攻擊參與者;偽造並分發大量食品配給卡,造成混亂、短缺和不滿;發送偽造的稅務通知和其他政府指示和文件,以助長行業和工會內部的組織混亂和效率低下。

位於華盛頓特區的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保守派冷戰戰士,在其冷戰國際歷史計畫工作論文之一(第58 期,第9 頁)中指出:「柏林的開放邊界暴露了東德[東德] ] 進行大規模間諜活動和顛覆活動,正如附錄中的兩份文件所示,它的關閉給了共產主義國家更大的安全。”

在整個 1950 世紀 XNUMX 年代,東德和蘇聯多次向蘇聯在西方的昔日盟友和聯合國抱怨具體的破壞和間諜活動,並呼籲關閉他們聲稱對此負責的西德辦事處。他們提供了名稱和地址。他們的抱怨被置若罔聞。

不可避免的是,東德人開始收緊從西方進入該國的門檻,最終導致了臭名昭著的柏林圍牆。然而,即使在隔離牆建成之後,仍然有定期的、儘管有限的、合法的從東向西的移民。例如,1984年,東德允許40,000萬人離開。 1985年,東德報紙聲稱,超過20,000萬名定居在西方的前公民在對資本主義制度幻滅後希望返回家園。西德政府表示,過去14,300年已有10名東德人回國。

我們也不要忘記,雖然東德完全去納粹化,但在戰後十多年的西德,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門的最高政府職位包含了許多前納粹分子和「前」納粹分子。

最後,必須記住,東歐之所以成為共產主義國家,是因為希特勒在西方的認可下,利用它作為通往蘇聯以永遠消滅布爾什維主義的高速公路,而俄羅斯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了。約40萬人,因為西方曾經利用這條高速公路入侵俄羅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決心關閉高速公路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關柏林圍牆週年紀念日的其他非常有趣的觀點,請參閱文章“矮胖子和柏林圍牆的倒塌”維克多·格羅斯曼。格羅斯曼(原姓史蒂夫·韋克斯勒)在麥卡錫時代威脅的壓力下逃離了駐德美軍,並在(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期間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他仍然住在柏林,不定期地寄出有關德國事態發展的《柏林公報》。您可以訂閱它 [email protected].

他的自傳: 渡河:美國左派、冷戰與東德生活的回憶錄 由麻薩諸塞大學出版社出版。他聲稱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哈佛大學和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文憑的人。

威廉·布魯姆是一位作家、歷史學家和著名的美國外交政策批評家。他是 扼殺希望:二戰以來美國軍隊和中央情報局的干預 流氓國家: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指南等。 [本文原刊於《反帝國報告》,  http://williamblum.org/ .]

10 條評論“柏林圍牆的兩側

  1. 米莎·斯特戈
    十月22,2014 18處:55

    迫使東德政府採取行動的不僅是東德向西德的「人才和勞動力外流」(東德人自動成為西德公民),還有不斷增長的黑市。

    在邊境後面的黑市上,出售所有可以在東方廉價購買並在西方出售以賺取利潤的東西。日常用品以及古董、黃金、專利或商標紙。
    由於沒有法律援助條約,西方也是各種犯罪分子的避風港,從寬鬆的債務和租金支付者到想要避免在東方受到更嚴厲起訴的真正的戰犯。

    許多「西柏林人」都記得那段時期是一場真正的淘金熱。但一些盟軍士兵也發了點小財。更不用說日常的廉價性娛樂活動了,這種娛樂活動被稱為“Fràulein Wunder”。

    來自柏林俄羅斯區的問候。

  2. 安倍晉三
    十月21,2014 14處:30

    執政的共產黨被稱為德國社會主義統一黨(SED),於 1946 年 XNUMX 月由德國共產黨(KPD)和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在約瑟夫·斯大林的授權下合併而成。

    在納粹鞏固所有權力並將其煽動行為定為刑事犯罪之前,這兩個前政黨在活躍時是臭名昭著的競爭對手。兩黨的統一象徵德國社會主義者戰勝共同敵人的新友誼;然而,佔多數的共產黨實際上完全控制了政策。

    沃爾特·烏布利希 (Walter Ulbricht) 在創建魏瑪時代德共 (KPD) 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並在蘇聯流亡度過了納粹統治的歲月。烏布利希指出,一切都看起來是民主的,但實際上共產黨人在幕後保留控制權。他們完全忠於史達林,並意識到如果失去蘇聯軍隊的支持,他們的政權就會崩潰(正如1989年所發生的那樣)。

    德國蘇聯佔領區(SBZ)的去納粹化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受盟軍管制委員會第24號指令(1946年至1947年201月)的影響,第二階段與蘇聯軍事管理局第1947號命令(1948年XNUMX月至XNUMX年XNUMX月)有關

    烏布利希急於加快這一進程,懲罰最嚴重的肇事者,然後重新投入其他工作。同時,詩人兼文化聯盟領導人約翰內斯·貝歇爾等德國共產黨人敦促採取更徹底的去納粹化方法,將政治和社會生活變成與德國可怕的過去的永久對抗。蘇聯當局本身在這方面通常是前後矛盾。結果是地方委員會獲得了很大的自主權。

    1948 年 1948 月,SBZ 放棄了正式的去納粹化程序。XNUMX 年 XNUMX 月,所謂「小納粹」的政黨德國國家民主黨成立。在這方面,非納粹化被宣布完成,政府、工業界和警察界不再談論納粹。

    1948 年,蘇聯佔領當局開始將行政責任移交給德國共產黨領導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 7 年 1949 月 XNUMX 日開始作為一個國家運作。

    然而,在整個冷戰期間,蘇聯軍隊一直留在該國,以對抗美國在西方的大量軍事存在。

    國家安全部(Ministry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俗稱史塔西)成立於 8 年 1950 月 1953 日,旨在保衛國家免遭政治顛覆,並在蘇聯軍隊的幫助下鎮壓了 XNUMX 年的反斯大林主義起義。

    1957 年至 1989 年間擔任史塔西局長的埃里希‧米爾克 (Erich Mielke) 繼續追捕前納粹分子,而東德政權卻因其反法西斯的純潔性而沾沾自喜。

    同時,在西德,在自由媒體的注視下,並受到真正的反對派政治的影響,非常相似的去納粹化正式進程被嚴厲譴責為表面文章,並受到嚴格審查。

  3. 盧茲·巴爾茲
    十月21,2014 05處:27

    明白了!納粹分子。雖然西方在去納粹化問題上還沒有完全治癒並變得純潔,但東方[DDR]毫無問題地利用他們必要的專業知識來完全控制新國家。上述破壞活動是雙向的。我去過那裡兩次,記得[小時候]我的父母告訴我,我們在訪問魯根島時被斯塔西跟踪。穿著風衣和帽子的男人。不是開玩笑。返回西柏林的旅程在東部最後一站被從地鐵上拖了下來,因為警察認為我們在跑步。當他們看到我們的真實身份時,臉都紅了。不要忘記,蘇聯的資金被輸送給了納粹的分裂團體,這樣他們就可以指向西方以及納粹的存在。此外,民主德國對紅軍派也有很大幫助。可悲的是,你的文章更多的是意識形態,而不是歷史上有效的訊息

    • 安倍晉三
      十月21,2014 14處:53

      明白了嗎?呃,沒那麼多。

      德國邊防警察 (Deutsche Grenzpolizei) 成立於 1946 年 1961 月。XNUMX 年,德國邊境警察改組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邊防部隊 (Grenztruppen der DDR)。

      作為重組的一部分,東德國防軍從東德內政部轉移到東德國防部(MfNV)。

      到了 60 年代初,東德國家正確地將邊境防禦視為國家經濟生存的問題。

      1961年,東德採取行動解決人才外流問題,即東德人經由柏林外流。

      東德和西德的去納粹化問題因冷戰的國際政治而變得複雜。詳情請參閱以下評論。

      感謝您分享您的回憶。

    • 安倍晉三
      十月21,2014 18處:43

      西德媒體聲稱,民主德國對紅軍派系提供了「巨大的幫助」。再說一遍,歷史事實並非如此:

      「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絕對沒有跡象表明英國皇家空軍是為了取悅外國贊助人而選擇其目標或製定其意識形態。這在接近尾聲時會變得更加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 1970 世紀 XNUMX 年代,英國皇家空軍與斯塔西的聯繫即使不是短暫的,也是隨意的。”

      “最多,人們可能會認為,在越南戰火不斷的背景下,東德慫恿遊擊隊作為對付美國人的一種方式。”

      安德烈·蒙庫特和 J. 史密斯 (2009)。紅軍派:一部紀實歷史。第一卷:為人民而生的彈丸。頁碼。 1-58。

  4. 麥克·H
    十月20,2014 20處:36

    這篇文章越讀越累。

    • 布賴恩
      十月21,2014 16處:29

      被從你的幻想世界中奪走真的很糟糕不是嗎?

  5. 安倍晉三
    十月20,2014 12處:56

    對於倫敦和紐約的政策策略家來說,柏林圍牆倒塌的長期影響,以及圍繞著正在崛起的統一德國實現東歐和蘇聯尚未開發的經濟潛力的現代化潛力,是極其清晰的。 1990 年1980 月,據報道與布希財政部關係密切的美國經濟學家戴維·黑爾(David Hale) 在向投資者客戶以及整個金融界提交的每週報告中警告說,如果德國統一,美國金融市場將面臨戰略「危險」。近幾週來,華爾街經濟研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是,它對東歐經濟發展對全球金融平衡的潛在影響感到自滿,而全球金融平衡使得美國在XNUMX 年代能夠借到超過一萬億美元的外部資金。 ”

    黑爾隨後指出,「事實上,當書寫 1990 年代的金融史時,分析師可能會將柏林圍牆的倒塌視為與人們長期擔心的東京地震相媲美的金融衝擊。隔離牆的毀壞象徵著一場劇變,最終可能將數千億美元的資本轉移到一個在過去六年裡一直在世界信貸市場中只佔次要因素的地區。據報道,黑爾在華盛頓有影響力的圈子要求他轉發的訊息中總結道,「美國人也不應該因為德國本身近年來在美國只是一個溫和的投資者這一事實而感到安慰。自 1987 年以來美國最大的投資者一直是英國(超過 100 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如果沒有德國盈餘儲蓄,英國不可能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資。”

    29 年1989 月XNUMX 日,柏林圍牆倒塌幾天后,高度專業的刺客炸毀了德意志銀行行長阿爾弗雷德·赫爾豪森(Alfred Herrhausen) 受保護的汽車,赫爾豪森是科爾政府的重要顧問,幾天前他才向《華爾街日報》透露了他的計畫十年內將東德重建為歐洲最現代化的經濟地區。

    知識淵博的德國人認為赫爾豪森遇刺事件是六十多年前瓦爾特·拉特瑙遇刺事件的直接迴響,瓦爾特·拉特瑙是利用德國工業技術實現俄羅斯工業化的拉帕洛計劃的設計者。但波昂政府繼續實施統一德國的計劃,並討論協助崩潰的蘇聯經濟進行經濟重建,作為莫斯科同意德國統一的條件的一部分。

    德國總理於 1948 月底向全國發表講話,講述了他的夢想,即​​建設一條連接巴黎、漢諾威和柏林,一直到華沙,最後到莫斯科的現代鐵路線,作為新興新歐洲的基礎設施基礎。戴高樂提出的歐洲從「大西洋到烏拉爾」進行經濟合作的古老概念,自 XNUMX 年以來第一次突然成為現實。

    在這種氣氛下,倫敦金融城的觀察家注意到,法國和英國在高級商業和外交人士層面的非正式接觸急劇增加。英國的戰略是利用法國對強大德國的潛在恐懼。法國社會黨總統密特朗一生都有親英傾向,他是個善於傾聽的人。英國開始悄悄重建1914年之前時代的舊雙重聯盟,並為對抗「德國威脅」的新「友好協約」奠定基礎。但實際的戰略戰鬥是在遠離中歐的地方進行的。

    1989年的某個時候,美國決定以中東及其豐富的石油儲量為集結地,發動大膽的攻擊。與 1970 年代一樣,美國和英國的戰略家們再次確定,必須透過使用英美「石油武器」來應對經濟擴張的歐洲大陸的嚴重威脅。其形式很快就震驚了整個世界。

    — F. 威廉恩達爾 (1993)。 《百年戰爭:英美石油政治與新世界秩序》,第 236-237 頁。

    • 安倍晉三
      十月20,2014 13處:06

      今天,人們可能會斷言,華盛頓和倫敦正在努力挫敗新的「德國威脅」(柏林-莫斯科-北京「軸心」),而實際的戰略戰鬥正在近處(烏克蘭)和遠處(敘利亞)進行。 -伊拉克-伊朗)來自中歐。

  6. 安倍晉三
    十月20,2014 12處:40

    在公開譴責柏林圍牆的同時,美國官員看到瞭如果潛在難民留在東德的「長期優勢」。柏林圍牆倒塌前三天,美國中央情報局預計東德將採取「更嚴厲的措施」解決難民危機。由於缺乏警告而感到不安,甘迺迪要求情報顧問審查中央情報局的表現。

    國家安全檔案電子簡報第354號
    http://www2.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354/index.htm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