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沒有學到任何教訓

分享

獨家: 《紐約時報》表示,2003 年伊拉克戰爭中曾犯過錯誤,並且已經吸取了教訓,但據羅伯特·帕里報道,這些教訓並沒有體現在《紐約時報》對敘利亞和烏克蘭危機的嚴重偏見報道中。

羅伯特·帕里

《紐約時報》公共編輯瑪格麗特·沙利文承認,該報在喬治·W·布希總統2003 年入侵伊拉克之前對伊拉克的報道“存在缺陷,受到外部議程的驅動,而且缺乏必要的懷疑態度” 。但她說已經吸取了教訓。

「許多專欄文章和《泰晤士報》社論都宣揚了一場戰爭的想法,但結果證明這是毫無根據的,而且是災難性的,」沙利文 寫道: 29 月 XNUMX 日,他補充說,回想起來,這篇報道“是《紐約時報》進行深刻反省的原因”,而這些教訓現在是《紐約時報》處理伊拉克新危機的最重要的內容。

《紐約時報》前執行主編比爾凱勒。

《紐約時報》前執行主編比爾凱勒。

然而,真正的問題不是《紐約時報》是否會在拍攝伊拉克戰爭續集時犯下同樣的錯誤。正如沙利文指出的那樣,與新保守主義前任不同的是,巴拉克·歐巴馬總統仍然拒絕派遣美國作戰部隊到伊拉克。

更相關的問題是,《紐約時報》對其他危機的報道,特別是敘利亞和烏克蘭的危機,是否也像《紐約時報》處理伊拉克入侵前夕那樣缺乏新聞誠信。在這一點上,客觀的觀察者不得不說幾乎沒有改變。

除了極少數例外,《泰晤士報》在敘利亞和烏克蘭危機上為新保守派充當了啦啦隊長的角色,就像它在 2002-03 年在伊拉克危機上所做的那樣。 《紐約時報》毫不掩飾對鷹派的同情。

例如,《泰晤士報》致力於為美國針對敘利亞政府的轟炸行動爭取支持(以及為「溫和派」叛亂分子提供更多美國武器),並為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更激烈對抗鼓吹。

除了關於這兩場危機的新保守主義和其他鷹派觀點文章占主導地位,而幾乎沒有從更鴿派的角度發表任何內容之外,《紐約時報》的“新聞”專欄讀起來就像美國國務院的宣傳單。這就好像《紐約時報》加入了該部門的一項「公共外交/資訊戰」活動。

正如《泰晤士報》2002年用一篇關於伊拉克購買核離心機「鋁管」的虛假故事欺騙讀者一樣,《泰晤士報》也發表了類似的文章 虛假的故事 2013年,使用「向量分析」將沙林毒氣攻擊歸咎於敘利亞政府。後來這個故事就崩塌了。

今年,在烏克蘭內戰引發反俄歇斯底里情緒的同時, 時代跌倒了 美國國務院散佈虛假訊息,兜售照片,聲稱「清楚地」顯示俄羅斯特種部隊在俄羅斯境內,然後在烏克蘭境內(但事實證明,俄羅斯境內的照片實際上是在烏克蘭拍攝的,從而破壞了故事的前提) 。

在敘利亞內戰問題上,《泰晤士報》和幾乎整個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一樣,給反抗軍戴上了白帽子,給政府戴上了黑帽子。主要的抱怨是歐巴馬沒有向「溫和派」叛軍提供更多武器和更多訓練,以便他們能夠推翻巴沙爾·阿薩德政府。

因此,去年九月,當敘利亞主要叛亂組織放棄了被西方視為叛亂代表的「溫和派」流亡者時,許多《紐約時報》讀者可能會感到震驚。相反,敘利亞境內的武裝分子擁抱了一個隸屬於基地組織的伊斯蘭極端組織,並宣稱他們的目的是將敘利亞轉變為塔利班式的國家。 [請參閱 Consortiumnews.com 的“敘利亞反抗軍擁抱基地組織。“]

儘管遜尼派聖戰士在反叛運動中佔據了明顯的主導地位,但MSM 寫作的堅定基調仍然是奧巴馬必須加大對「溫和派」反叛分子的援助,奧巴馬最近在他的5 億美元提案中屈服於此不斷要求。對這些難以捉摸的「溫和派」的軍事支持。

推動新冷戰

關於今年的烏克蘭危機,你同樣很難找到任何質疑國務院在去年二月推翻當選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政變中的立場的評論文章。

《泰晤士報》和其他MSM 媒體傳達的傳統觀點是將這場危機幾乎完全歸咎於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儘管他顯然是對西方煽動的事件做出反應,而不是自己挑起這場危機。

《泰晤士報》和其他 MSM 再次給基輔政變製造者戴上白帽子,並給亞努科維奇、普丁和抵制政變的烏克蘭東部人戴上黑帽子。可以說,今年的烏克蘭危機比 2003 年有關伊拉克的文章更不公平。

無論是在《泰晤士報》的評論版還是「新聞」版面,烏克蘭西部新納粹民兵的關鍵角色都已被遺忘。這些棕色襯衫是如何帶頭髮動 22 月 XNUMX 日政變並殺害敖德薩和其他地方的俄羅斯族人的,這一點被曝光了。在極少數情況下,當新納粹分子被提及時,他們的存在立即被斥為「俄羅斯宣傳」。 [請參閱 Consortiumnews.com 的“烏克蘭,透過美國的鏡子。“]

因此,當公開編輯沙利文暗示經過教訓的《紐約時報》不會再犯同樣的伊拉克戰爭錯誤時,她似乎是錯的。事實上,《泰晤士報》似乎根本沒有學到任何教訓。

《紐約時報》對伊拉克戰爭報道的輕率感到尷尬並沒有導致《紐約時報》在處理敘利亞和烏克蘭問題上有任何改善,一個關鍵原因是,那些支持布希宣傳伊拉克問題的記者幾乎沒有承擔任何責任。

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是與新保守派領袖關係密切的一個極端例子,她是《泰晤士報》記者因公共編輯承認對伊拉克的「有缺陷」和有偏見的報道而失業的唯一已知例子。米勒臭名昭著的“鋁管”故事的合著者邁克爾·R·戈登仍然參與了一些有關敘利亞和烏克蘭的令人震驚的故事。 [請參閱 Consortiumnews.com 的“另一個《紐約時報》邁克爾戈登特別節目?“]

凱勒案

也許更引人注目的是,比爾凱勒(Bill Keller)晉升為執行編輯,可以說是美國新聞界最負盛名的職位 很明顯,他對入侵伊拉克的支持是完全錯誤的。凱勒為《泰晤士報》週日雜誌撰寫了一篇重要文章,題為“我不敢相信我是鷹派俱樂部”,其中引用了許多追隨布希戰爭潮流的自由派傑出人物。

然而,到了 2003 年 XNUMX 月,四個月 由於入侵伊拉克以及未能找到伊拉克神秘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凱勒取代了豪厄爾·雷恩斯,後者因信任記者傑森·布萊爾而被解僱,而布萊爾在報道華盛頓特區狙擊手案件時被發現捏造消息來源。

儘管布萊爾的假報道沒有造成任何傷亡,但雷恩斯仍然恥辱地被解僱。相較之下,凱勒這篇頗具影響力的文章基本上將任何不加入鷹派俱樂部的人趕出了華盛頓主流,使國家輕鬆走上布希的道路,陷入一場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的侵略戰爭。

這種不合常理的問責觀念對相對輕微的新聞瀆職行為給予嚴厲懲罰,同時實際上獎勵重大新聞犯罪的參與者,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紐約時報》繼續通過有偏見和誤導性的報道來推動美國在海外的干預。採取鷹派態度並沒有真正的壞處,但也有潛在的巨大好處。

據公共編輯沙利文稱,《泰晤士報》的伊拉克戰爭推動者確實對入侵造成的災難性後果感到痛苦。 「社論版編輯安德魯羅森塔爾最近在另一種情況下告訴我,《泰晤士報》早些時候對伊拉克的錯誤判斷在輿論工作人員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寫道。

但這種無奈並沒有讓《紐約時報》的記者和編輯相信,在涉及敘利亞和烏克蘭危機時,他們應該表現出專業的懷疑。事實上,《紐約時報》似乎比伊拉克戰爭時更一致地推動這些幹預措施。

調查記者羅伯特·帕里(Robert Parry)在 1980 年代為美聯社和新聞周刊報導了許多關於伊朗反對派的報導。 你可以買他的新書, 美國偷來的敘事, 無論是在... 在這裡打印 或作為電子書(來自 Amazon barnesandnoble.com)。 您還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以 34 美元的價格訂購羅伯特·帕里關於布什家族及其與各種右翼特工的關係的三部曲。 三部曲包括 美國被盜的敘事. 有關此優惠的詳細信息, 點擊這裡..

7 條評論“紐約時報沒有學到任何教訓

  1. 大衛甘博
    七月18,2014 22處:51

    MSM 是一個騙局,唯一的辦法就是閱讀帕里和其他人的反故事。還有書!這個世界似乎忘了書籍。推薦:史蒂芬·倫德曼(Stephen Lendman)的《烏克蘭的閃點》是馬克斯·布盧門撒爾(Max Blumenthal)和伊蘭·帕佩(Ilan Pappe)的文章和任何作品的優秀彙編。別忘了,關掉那台醜陋的電視,尤其是當孩子們在家時。

  2. 西姆賈姆
    七月12,2014 10處:39

    這裡有更深層的事情發生。 《紐約時報》的管理階層可能在中央情報局的薪資單上,而且已經存在多年了。

    • 希拉里。
      七月13,2014 09處:43

      「《紐約時報》的管理層可能在中央情報局的工資單上,而且已經存在多年了。”

      你肯定是說《紐約時報》的管理階層可能在猶太復國主義的薪資單上,而且已經存在了好幾年。

  3. FG桑福德
    七月11,2014 20處:22

    2008年20,000月,阿富汗局勢似乎正在惡化。麥基南將軍警告說,國際部隊無法守住他們已經清理出來的領土;他要求增派三個戰鬥旅(3000萬名士兵)以防止塔利班死灰復燃。到了 XNUMX 月,巴基斯坦抱怨其領空受到侵犯,塔利班威脅開伯爾山口,美國誓言要增派 XNUMX 名士兵。在此期間,以色列人以慣用的藉口發起了「鑄鉛行動」。現在,在另一場外交政策慘敗中,加薩再次受到攻擊。這不像新保守派的主要宣傳擴音器會產生幹擾,或是其他什麼。可能只是那些新穎的巧合之一。只是在說'。

  4. YJ
    七月11,2014 19處:47

    令人驚訝的是,《泰晤士報》上的沙文主義報道中有多少是由麥可‧戈登署名的。 (是的,我知道這個網站引起了人們對戈登「報道」的關注。)

  5. 拉里
    七月11,2014 18處:29

    我完全同意你對情況的分析,但得出相反的結論。 《紐約時報》確實吸取了其標誌性的不忠實報道和勸說社論所帶來的後果的教訓。

    這個教訓是,《紐約時報》或任何《紐約時報》工作人員對其讀者以及它所服務的城市、州、國家和世界進行虛假信息騙局,並沒有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

    他們每次都完全逃脫懲罰,沒有任何負面後果。以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為例(咳咳,請),她仍然在虛假信仰的軌道上行駛,但換了一個不同的虛假信息平台。如果有的話,薪資差異可能很小,並且可能至少和以前一樣有利可圖的付費演講機會。

    米勒的聲譽可能受到了一些影響,但這似乎並沒有對她產生任何嚴重影響。她和《泰晤士報》一樣教條主義意識形態,對新聞中立缺乏熱情。她現在可能比在《紐約時報》時更受讚賞,儘管支持者的個性不同,例如她自己的個性較低。

    難怪《紐約時報》及其工作人員在他們選擇混淆的任何政治領域中繼續歪曲敘述。這是值得的!

  6. WR騎士
    七月11,2014 17處:37

    雖然吸取了一些教訓,但關鍵的教訓卻沒有學到。中國有句古話,叫「人上撒尿,人被氣」。

評論被關閉。